2025-07-19 07:54:56 | 好学网
6月7日,在中国,915万年轻人走进高考考场,当他们开始奋笔疾书时,整个国家甚至都因此安静下来。商业和军用航班纷纷改变航向,考场附近道路被封锁,司机被禁止鸣笛,建筑工地停工,网吧关门,葬礼为其绕道而行……等欧美媒体一一历数这国度以何种方式,倾情投入这场大学入学考试。当然,学生们也没有闲着,为确保高考顺利,有人吸氧,有人打点滴,“高考房”与“高考保姆”受到极大欢迎,还有女孩为此服用避孕药或者注射激素……这是前两年《》和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报道中对中国高考的形容。外国人不理解高考为什么对中国人如此重要,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词典里没有“高考状元”这个词汇。谁让国人历来有“状元崇拜症”?“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是自古以来读书人的人生最高境界,也是家族光宗耀祖的最大梦想。而现实中,以升学率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积重难返,又强化着人们对“高考状元”的追慕。于是,每年各省各县都重复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这一幕。尽管教育部一直要求“高考成绩不排名、不公布高考状元、不炒作高考状元”,但每年高考过后,有关高考状元的新闻铺天盖地的传来,每个省、每个市、甚至于每个县都会产生自己的“状元”,接着就是采访、座谈、出席某个活动。可以想见,这些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必会荣登其母校的招生广告,或是成为某商品的代言人。全国除少部分地区外,有关高考状元的报道都会占据地方性新闻报道的重要位置。所谓的“高考状元”不过是临场发挥较好而已,“高考状元”不过是一次考试的偶然产物。上大学之后,乃至将来毕业、工作,第一名一定比第二名、第三名强?不见得。若干年前有研究课题组公布“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结果表明:“所有的杰出企业家中,稀有高考状元;学术领域,中国两院院士、外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奖人等名单,也很少出现高考状元的名字;杰出政治家中,基本上没有高考状元”,这说明,改变命运的是知识,而不是状元或一次考试。可以说今日之热炒高考状元,则已经成了某种商业手段。它实际上和选拔人才无关,和教育制度无关,和激励人才无关,甚至于和高考状元本人无关。人们热衷于它,因为从中可以获取有利于自己的东西。相比中国,在美欧等国家,从来没有“高考状元”的情结。为什么没有?主要在于这些国家人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仅仅“分数高”,并不能证明就是优秀学生,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力、公益情怀、创造能力、领导能力方面有积极的建树。而这种多元化、社会化的评价标准,完全是开放的、自由的,所以,美国学生很乐于参加慈善活动以及公益活动,打工赚钱是家常便饭。国内的教育尽管也强调多元评价,但分数好才是真的好,仍是最高标准。如果成绩不够好,就算你的社会协调能力和规划领导能力再强,也没有人赏识你。偏才怪才屡屡受到排挤,甚至被淘汰出局。多元评价得不到落实,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高考状元”自然就被推上了金字塔的塔尖。状元崇拜,说到底是有关何为“成功学生”的社会取态,与“高分低能”、“文科无用”一样,症结在于评价标准太单一。反观欧美国家不会像中国那样对“高考状元”情有独钟。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得到足够的社会尊重。当总统和当掏粪工,只是分工不同,都能获得丰厚体面的收入以及社会劳动保障。大家各司其职、各有所长。这样,人们就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发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技工、司机等行业,同样有优秀人才加盟。反观我们,行业差别和歧视仍然很大,只有考高分才能进入名校,而只有进入名校才能获得“高人一等”的发展机会。一个公平的社会能为公民提供更多向上的机会,考场无处不在、博弈无时不有,高考不会固化一个人的命运,更多的风景还在“社会”主战场呈现。过分的宣传高考状元,是在人为的“拔苗助长”或摧残人才,是在人为的扭曲人才教育机制。不仅于高考状元们自身发展不利,令人担忧的是,它还会导致更多的人追捧高考状元,以高考状元为目标为榜样。长此以往,便会使得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培养出一个个考试机器,却不是真正可取可用的人才。所以,与其关注高考状元一个人,不如关注所有考生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比较合适。 好学网
美国为什么不重视“高考状元” 最近读到《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的文章,该文谈到,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发现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被人羡慕的“高考状元”在社会的发展中,最终被大浪淘沙,成了平庸者。这是中国应试教育苦果极典型的代表,也说明“好学生”并不等于“好人才”。 我的两名朋友曾是当年高考某省的状元,即使本人在1977年考上大学,也是因
高考是几月几号 我国的高考日期全国统一在每年6月的7、8、9号。具体如下:6月7日上午9:00~11:30考语文,下午3:00~5:00考数学;6月8日上午9:00~11:30考 文综 /理综,下午3:00~5:00考英语;可能是取谐音“录取吧”之意。 考生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按时应考。高考结束后,各省份将会陆续公布高考成绩和各 批次线 的录取情况以及控制分数线,考生要及时关注和
为什么江苏的高中那么难考? 其实说白了,江苏不是高中难读,是中考太难了!江苏高考卷难但是本科录取率不低的,接近60%,剩下来40%基本也是上专科。基本就是只要读了高中努努力就有大学上,为什么会这样呢?江苏比不上河南山东人口大省,但是人也不少,参加高考却只有30万左右,就比直辖市参加高考的人数多了几万吧,那是因为升学淘汰率集中在中考。 而且中考不存在3+2模式,就是语数外物化政史几门一起考
为何我国的大学录取率如此之高? 我国的本科率是3.7%~4%。 数据统计表明,14.1亿人口中,只有6063万人拥有大学本科学历,本科率只有4.43%。 具体到同龄人中,本科率为17%,也就是说拥有本科学历,你已经超过83%的同龄人了,这项数据足以证明你有多优秀。 中考比高考更重要。 2022年参加全国高考人数为1193万,数据统计表明全国各省本科率在86%以上。
为什么不重视文科? 首先得明确文科和理科在国家目前的需求上的地位,再来谈是否重视。 中国是一个 发展中国家 ,发展中国家和 发达国家 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发展中国家的重点在于发展,最终成为发达国家。而发达国家需要的是发展并维持自己的地位。 因此,在发展中国家看来,理科等于是工具,文科等于是口号,换句话就是吹牛逼也得打个草稿吧,哪怕是蜜汁自信的印度,牛逼吹得再大再响亮也得先有个模板
2019年黄冈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点评) 黄冈市中考历史试卷答案解析及word文字版下载(难度点评) 黄冈市中考交流QQ群:119408121 黄冈市中考历史整体难度评析: 黄冈市中考历史已经结束,与往年相比较,会发现很多不同,下面大学高考马老师就从试卷布局、题目难易和综合素质三个方面对于此次中考化学试卷进行总的分析归纳,总结经验教训,以对以后
为什么22届高考那么难 22届高考难的原因有人数增加、复读生的增加、赋分竞争更激烈、低分捡漏概率更小、留级学生人数增加、志愿填报方式不同。 1、人数增加: 考试难度的上升高考是选拔性的考试,随着考试人数的增加,那么试卷的难度也会相应上升,这样才有利于筛选成绩优异的考生。全国成绩优异的考生很多,但是985、211大学和双一流院校招生人数就那么多,要进入一流院校学习,恐怕会变得更加困
高考录取分数线为什么每个省都不一样 高考录取分数线每个省都不一样是因为:人口与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总分和难易程度不同,考生性质等元素,考生录取分数线也有所不同。 扩展资料 现行高考通行方案 “3+X” 应用地区:大部分省市区 “3”指“语文、数学、外语”,“X”指由指学生根据自己的意愿,自主从文科综合(政治、历史、地理)和理科综合(物理、化学、生物)2个综合科中选择一个考
2024-07-01 08:10:04
2024-06-20 08:55:49
2025-05-04 07:23:19
2024-10-20 14:40:36
2025-07-15 12:34:50
2025-05-28 04:1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