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7-19 07:54:56 | 好学网
![]()
6月7日,在中国,915万年轻人走进高考考场,当他们开始奋笔疾书时,整个国家甚至都因此安静下来。商业和军用航班纷纷改变航向,考场附近道路被封锁,司机被禁止鸣笛,建筑工地停工,网吧关门,葬礼为其绕道而行……等欧美媒体一一历数这国度以何种方式,倾情投入这场大学入学考试。当然,学生们也没有闲着,为确保高考顺利,有人吸氧,有人打点滴,“高考房”与“高考保姆”受到极大欢迎,还有女孩为此服用避孕药或者注射激素……这是前两年《》和英国广播公司(BBC)在报道中对中国高考的形容。外国人不理解高考为什么对中国人如此重要,或许是因为他们的词典里没有“高考状元”这个词汇。谁让国人历来有“状元崇拜症”?“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是自古以来读书人的人生最高境界,也是家族光宗耀祖的最大梦想。而现实中,以升学率为指挥棒的应试教育积重难返,又强化着人们对“高考状元”的追慕。于是,每年各省各县都重复着“千军万马过独木桥”的这一幕。尽管教育部一直要求“高考成绩不排名、不公布高考状元、不炒作高考状元”,但每年高考过后,有关高考状元的新闻铺天盖地的传来,每个省、每个市、甚至于每个县都会产生自己的“状元”,接着就是采访、座谈、出席某个活动。可以想见,这些学生在不久的将来必会荣登其母校的招生广告,或是成为某商品的代言人。全国除少部分地区外,有关高考状元的报道都会占据地方性新闻报道的重要位置。所谓的“高考状元”不过是临场发挥较好而已,“高考状元”不过是一次考试的偶然产物。上大学之后,乃至将来毕业、工作,第一名一定比第二名、第三名强?不见得。若干年前有研究课题组公布“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结果表明:“所有的杰出企业家中,稀有高考状元;学术领域,中国两院院士、外国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和长江学者成就奖获奖人等名单,也很少出现高考状元的名字;杰出政治家中,基本上没有高考状元”,这说明,改变命运的是知识,而不是状元或一次考试。可以说今日之热炒高考状元,则已经成了某种商业手段。它实际上和选拔人才无关,和教育制度无关,和激励人才无关,甚至于和高考状元本人无关。人们热衷于它,因为从中可以获取有利于自己的东西。相比中国,在美欧等国家,从来没有“高考状元”的情结。为什么没有?主要在于这些国家人才评价标准的多元化。仅仅“分数高”,并不能证明就是优秀学生,还应该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意志力、公益情怀、创造能力、领导能力方面有积极的建树。而这种多元化、社会化的评价标准,完全是开放的、自由的,所以,美国学生很乐于参加慈善活动以及公益活动,打工赚钱是家常便饭。国内的教育尽管也强调多元评价,但分数好才是真的好,仍是最高标准。如果成绩不够好,就算你的社会协调能力和规划领导能力再强,也没有人赏识你。偏才怪才屡屡受到排挤,甚至被淘汰出局。多元评价得不到落实,以分数为衡量标准的“高考状元”自然就被推上了金字塔的塔尖。状元崇拜,说到底是有关何为“成功学生”的社会取态,与“高分低能”、“文科无用”一样,症结在于评价标准太单一。反观欧美国家不会像中国那样对“高考状元”情有独钟。只要有一技之长,就能得到足够的社会尊重。当总统和当掏粪工,只是分工不同,都能获得丰厚体面的收入以及社会劳动保障。大家各司其职、各有所长。这样,人们就将更多精力投入到发展自己感兴趣的领域,比如技工、司机等行业,同样有优秀人才加盟。反观我们,行业差别和歧视仍然很大,只有考高分才能进入名校,而只有进入名校才能获得“高人一等”的发展机会。一个公平的社会能为公民提供更多向上的机会,考场无处不在、博弈无时不有,高考不会固化一个人的命运,更多的风景还在“社会”主战场呈现。过分的宣传高考状元,是在人为的“拔苗助长”或摧残人才,是在人为的扭曲人才教育机制。不仅于高考状元们自身发展不利,令人担忧的是,它还会导致更多的人追捧高考状元,以高考状元为目标为榜样。长此以往,便会使得我们国家越来越多的培养出一个个考试机器,却不是真正可取可用的人才。所以,与其关注高考状元一个人,不如关注所有考生的学习和成长环境比较合适。
江西高考报考 根据教育部有关规定和我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工作的总体安排,制定本招生简章。一、报考条件(一)符合下列条件且户口在我省的中国公民,可以申请报名:1、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法律;2、高级中等教育学校毕业或具有同等学力;3、身体健康;4、凡报考“三校生”(中专学校、技工学校、职业高中的毕业生)高职类的考生必须是省教育厅批准的具有报考资格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二)在中国定居的外国侨民
美国为什么不重视“高考状元” 最近读到《中国状元职场状况调查》的文章,该文谈到,1977年到2006年的30年全国各省状元全军覆没,没有发现一个在从政、经商、做学问等方面的杰出人才。被人羡慕的“高考状元”在社会的发展中,最终被大浪淘沙,成了平庸者。这是中国应试教育苦果极典型的代表,也说明“好学生”并不等于“好人才”。 我的两名朋友曾是当年高考某省的状元,即使本人在1977年考上大学,也是因
高考是几月几号 我国的高考日期全国统一在每年6月的7、8、9号。具体如下:6月7日上午9:00~11:30考语文,下午3:00~5:00考数学;6月8日上午9:00~11:30考 文综 /理综,下午3:00~5:00考英语;可能是取谐音“录取吧”之意。 考生一定要提前做好准备,按时应考。高考结束后,各省份将会陆续公布高考成绩和各 批次线 的录取情况以及控制分数线,考生要及时关注和
为什么每年各省高考录取分数线差别那么大 你是指的各省的一本线,二本线吗?还是学校在各省的投档线不同?如果是前面一个,那原因很多。。比如试卷的难易程度不同。。很多省都是自主命题。。难易相差太大。。。这是个重要的原因。。河南好像是用的全国一卷。。试卷难易程度适中。。。其他有些省份卷子比较难。。比如湖南。。湖北。。上海。同等情况下,他们的一本线肯定要低些。。另外,河南省考生非常多,每年都是全国报考人
为什么中考体育会备受重视? 一、体育中考的必要性 1.利于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即使现阶段的初中教育仍停留 九年义务教育 阶段,但是大多数的初中学生几乎是家庭中的唯一子女,其父母以及其他长辈都期望孩子更好的发展,不愿自己的孩子比其他的孩子学习起点低,所以在学生很小的时候便对孩子进行多种形式的培训教育,在初中阶段又会给孩子施加学习压力[1]。体育教学可以为学生提供玩耍平台,如果其他学科教师不占用
为什么高考录取分数线每年都不同呢? 高考分数每年都不同,主要是由于以下几个原因: 1.高考难度不同:高考试卷的难度每年都会有所变化,这直接影响到考生的成绩和录取分数线。在总招生人数不变的情况下,高考越难,录取分数就越低。 2.招生计划不同:每年高校的招生计划都会有所调整,包括招生人数和专业的设置等。这些调整会对录取分数线产生影响。 3.考生群体差异:每年的考生群体都存在差异,包括考生数量
为什么江苏的高中那么难考? 其实说白了,江苏不是高中难读,是中考太难了!江苏高考卷难但是本科录取率不低的,接近60%,剩下来40%基本也是上专科。基本就是只要读了高中努努力就有大学上,为什么会这样呢?江苏比不上河南山东人口大省,但是人也不少,参加高考却只有30万左右,就比直辖市参加高考的人数多了几万吧,那是因为升学淘汰率集中在中考。 而且中考不存在3+2模式,就是语数外物化政史几门一起考
艺术生为什么要重视文化课? 观点一:艺考生想要升入理想的大学,需要跨过两道门槛,第一道门槛是课,各省联考相对比较简单,容易拿下,对于基础较好足够勤奋努力的艺考生来说,拿到清华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美术学院等校考合格证也不是问题,但是第二道门槛,文化课对于艺考生简直可以用鬼门关来形容了。 因为从高三开始的艺考生,甚至从高二下学期就开始准备课的考试,使文化课复习一度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的状态。因此
2025-07-24 08:20:40
2025-05-01 18:03:13
2023-12-18 16:28:08
2025-06-04 06:13:46
2025-08-18 15:37:02
2025-06-03 22:2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