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江苏高考录取率逼高教改革再发力 江苏省2010年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近日顺利结束,我省高考录取率首次定格在“80%以上”,不仅超出78%这一原先预计数据,也创出了历史新高。 有关教育专家认为,高录取率既有可喜的一面,也有令人担忧的一面。如何提升高等教育质量,已成为“高录取率时代”高校和社会面临的重要课题。 现状:2010年多省高考录取率创新高 据省教育考试院有关负责人介绍
古代的“异地高考”:白居易曾跑到安徽参加科考 有些高考生不在自己的户籍所在地高考,而是到另一个地域去高考,被称为异地高考。当今的异地高考,一方面是为了解决城市新移民的子女升学障碍;另一方面还指向高考录取公平问题,因为异地高考可能会有低分录取的优势。 其实,异地高考并非当今的产物,幅员辽阔的中国在古代就有了“异地高考”。 从隋唐起,以科举制取代察举制,给了平民更多上升的机会。然而,由于教
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2014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同时,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扩展资料: 改革内容: 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本轮考试招
广东2010高考五大变化三成以上考生能上本科 一年一度的高考即将来临。2010年是广东省实施普通高考改革调整方案的第一年,与往年比较有何变化?昨天记者采访了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教学研究中心主任宾华,他分析2010年广东省高考有五大变化:一是取消了“X”科;二是“文科基础/理科基础”变身为“文科综合/理科综合”;三是往年3天的高考缩减为2天;四是在普通高校招生录取中实行“平行志愿”;五是新增加“
高考报考方法及注意事项 1、为确保一流生源实行分类录取 北京大学招生办初主任说,经历2002年外界流传的所谓“招生小年”的说法之后,2003年北京大学对招生工作极为重视,提早进入招生计划的设计与准备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第一流的生源是今年北大招生工作的目标。 (1)文、理、医分类录取。 初主任说,2003年北大招生在专业调整和提档比例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这为学校在理
高考改革到底是从哪一年哪一届开始 2019年4月23日,河北、辽宁、江苏、福建、湖北、湖南、广东、重庆等8省市发布 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 。8省市均将试行“3+1+2”高考新模式,将从2018年秋季入学的高中一年级学生开始实施。 党的十八届 三中全会 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决定》提出,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探索招生和考试相对分离、学生考试多次
高考改革从哪届开始 高考改革的相关信息。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从全国统一试卷到全国多份试卷,从单一选拔到多元录取,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昨天,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新世纪高考改革的各项思路已逐渐清晰,一项更为全方位、系统的高考改革正在渐次展开。 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 1
高考怎样填报志愿和选专业 高考怎样填报志愿和选专业\r\n1高考志愿填报流程\r\n(一)登录指定网页。\r\n网上填报志愿要在省招办指定的网上进行,登录指定网页,打开浏览器,输入网报网址。指定网页一般会印制在准考证上面,或者打省招办办公定电话咨询。\r\n(二)输入用户名和密码。\r\n用户名是考生准考证上的14位报名号数字,第一次登录网上报名系统的初始密码是身份证号码,输入用户名和密码后即
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2014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同时,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扩展资料: 改革内容: 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本轮考试招
新高考改革会考成绩会对大学录取产生什么影响 基本没有影响 ,根据国家教育部规定, 会考 成绩要记在高中 毕业档案 里。原则上会考成绩可以在高考录取时作为大学录取的部分参考。 随着 全国高考 试点改革的推进,北京、天津、山东、海南等省份相继开始实行新高考政策。2014年9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 主要优势: 6月份是一个比较适合高考的时间节点。气温
2024-06-18 05:28:58
2024-06-03 03:41:18
2024-07-20 05:06:15
2024-06-08 00:44:09
2024-09-22 13:42:11
2024-07-20 14:5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