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10-29 09:22:25 | 好学网
![]()
新高考模式的最大特点,就是不再分文理科, 伴随而来的就是高考赋分制。
为啥要用赋分制,赋分制对哪类学生有利……这都是考生及家长关心但很多都没弄明白的问题。
为此,我们专门就高考赋分制这个问题,它的来龙去脉、利弊等等,用这篇文章让大家彻底弄明白。
不分文理的新高考就像“自由恋爱”
在分文理的传统高考模式下,语数外必考,文科另考历史、政治、地理,理科另考物理、化学、生物。考生只有在文理科中选择,没有第三条路。
这就有点像古代的婚姻: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很显然,这对考生而言是不能完全发挥学科优势的。
比如考生历史、政治、地理算中等成绩,化学、生物都特好,但物理特差。这种情况下,不管选文科还是理科,都不能发挥出该生的最大优势,不利于以兴趣为引导的发展规律。
但只有文理科可选的情况下,考生只能“考哪门,学哪门”。
但男女有别,兴趣各异。每个人对哪些科目感兴趣是有天然差异的,对某些学科不感兴趣吧,但高考又必须考,这让考生无比痛苦,极不利于人才的培养,浪费了教育资源还不能取得好的教学成果。
于是,分文理的传统高考模式改革就势在必行,目标直指高考不再分文理,这就是新高考。不分文理科的新高考就像“自由恋爱”,准确地说应该是“半自由恋爱”,除了语数外必考外,其他3个考试科目由考生余下的6科“物化生政史地”选3科(浙江是7选3,另外一科是技术)。
高考不分文的优势非常明显:
一是极大地尊重学生的选择权,让每个学生都能发挥出自己的最大优势;
二是高考改革推动中小学基础教育的改革,促进学生们从小全面发展; 好学网
三是以兴趣为引导,利于人才的成长培养,也利于高校人才的选拔,促进教育公平等等。
不同科目不同难易没可比性,咋整?
确定不分文理的新高考改革方案后,2014年9月,《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发布,各地确定新高考改革落地时间表及具体改革方案。其中:
上海、浙江在2014年率先启动高考改革试点,2017年落地新高考,实行3+3模式;
北京、天津、山东、海南4个省份在2017年启动改革,2020年落地新高考,实行3+3模式;
河北、江西、四川、黑龙江、辽宁、贵州、西藏、江苏、吉林、重庆、山西、青海、湖南、广东、湖北和福建等16个省份,在2018年启动改革,2021年落地新高考执行;
广西、甘肃、宁夏3个省份,在启动改革,2022年落地新高考。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是各地新高考改革的大致时间。由于改革是试点摸索的过程,有多个省份有延迟实施新高考方案的现象。因此具体改革、落地时间以官方公布的为准。
虽然新高考改革的时间各地并不一致,但不再分文理是不变的。
于是问题就来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技术,各科学习的内容、考题的难易程度完全不一样啊,不分文理凭成绩拉通了来录取,这完全没可比性啊!
政治、历史、地理对更多学生而言,学起来相对更简单一些,而物理、化学、生物学对更多人而言,学起来真的难。
传统高考模式下,大家都学的都一样的科目,用成绩比高低无话可说。如今不分文理了,这样的学科差异、考题难易差异下,成绩没可比性了,就失去了人才选拔的公平性。
怎么解决呢?就在这种情况下,高考赋分制应运而生。
新高考赋分制看起来是很公平的
新高考的赋分制就是为了缩小学科难度不同、试题难易不同造成的分数差异的,那么怎么实现的呢?
赋分制的核心点,就是按考生的原始成绩在选择同一考试科目的总人数中的排名给分的,也就是不管选择某一科目的考生有多少,也不管你的成绩到底考了多少分,你的成绩在选这一科的所有考生中的位次是确定的,这就显得公平的。
下图是新高考赋分制的具体细则,总共分为ABCDE5个大的等级21位小的等级,按考生成绩在所选同一科目考生总人数中的位次赋分。
比如你的物理成绩不管考了多少分,只要你的成绩在所有选考了物理的考生中排名前1%,那么你的物理成绩在赋分后就是100分,哪怕你的物理原始成绩只考了40分还是其他任何分数。
其他选考科目的成绩,同样按这一规则给予赋分。
也就是说,选考科目的成绩在账分后只有100、97、94、91、88、85、82、79、76、73、70、67、64、61、58、55、52、49、46、43、40这21个等级分数,每个等级的分数相差3分,没有其他分数的可能。
1、选择自己有优势的学科: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只有是自己强的学科,才有可能在赋分中处于“分子”上,而不是“分母”中,这一科可选专业再多,如果自己没有优势,自己学起来非常困难,都要尽量避免,这是符合新高考的思路的。
2、选择竞争对手弱的学科:等级赋分,你的成绩的好坏,不只取决于你自己,你对手的强弱非常重要。哪些学科竞争对手弱?你就考虑一下,那些成绩较差的学生会选择什么组合?比如山东省选课中,排名第一的组合是最不被专家看好的组合:政史地的“老文科”组合,因为这个组合的专业受限比较明显。那么为什么还有这么多学生选择呢?主要原因就是这些学生中多数是因为学习其他科目听不懂而被迫选择这个组合。所以,像地理、政治这些学科,竞争对手相对较弱。
3、选择竞争对手相对多的学科:等级赋分制度下,竞争对手越多,竞争反而越弱,这是因为人数越多,赋分相对越合理。比如选择化学的学生有1000人,假如前3%的学生可以赋分到90分到100分,那么只有30个学生可以赋到这些分,你需要考到全省前30名;如果有10000个学生选择了地理,那么就有300个学生可以赋成这么多分,考入全省300名的难度,要比考入前30名的难度小不少,其他档次也是基本如此。
;
2023浙江高考用浙江卷。
全国甲卷:云南、广西、贵州、四川、西藏。
全国乙卷:河南、山西、江西、安徽、甘肃、青海、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宁夏、新疆、陕西。
新高考1卷:山东、福建、湖北、江苏、广东、湖南、河北。
新高考2卷:海南、辽宁、重庆。
自主命题省份:北京、天津、上海、浙江。
科目与分值
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3门。外语分为英语、日语、俄语、德语、法语、西班牙语。
选考科目:考生根据本人兴趣特长和拟报考学校及专业的要求,从思想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7门设有加试题的高中学考科目中,选择3门作为高考选考科目。
语文、数学、外语每门满分150分,得分计入考生总成绩;选考科目按等级赋分,每门满分100分,以高中学考成绩合格为赋分前提,根据事先公布的比例确定等级,每个等级分差为3分,起点赋分40分。考生总成绩满分750分。
语文、数学成绩当次有效,外语和选考科目成绩2年有效。
考试
依据高校人才选拔要求和国家课程标准,科学设计命题内容,增强基础性、综合性,突出能力立意。主要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独立思考与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语文、数学考试于每年6月进行。外语每年安排2次考试,1次在6月与语文、数学同期进行,考试对象限于当年高考考生;1次在10月与选考科目同期进行。选考科目每年安排2次考试,分别在4月和10月进行。外语和选考科目考生每科可报考2次,选用其中1次成绩。
录取
高校根据自身办学定位和专业培养目标,分专业类或专业确定选考科目范围,但至多不超过3门,并在招生2年前向社会公布;考生选考科目只需1门在高校选考科目范围之内,就能报考该专业(类)。高校没有确定选考科目范围的,考生在报考时无科目限制。
高校可对考生高中阶段综合素质评价提出要求,作为录取参考。
根据实考人数的一定比例,按照考生高考总分(含政策加分,下同),分段填报志愿、分段录取。
分段办法。分三段,分别按实考人数的20%、60%、90%确定。
志愿设置。实行专业平行志愿。一所学校的一个专业(类)作为一个志愿单位。考生每次可填报不超过80个志愿。
录取流程。第一段考生先填报志愿,随即投档录取;剩余计划重新公布,未被录取的第一段考生和第二段考生填报志愿,再组织投档录取。以此类推。第三段志愿填报和录取后,如仍有院校专业(类)未完成计划的,经学校申请,可适当扩大比例征求志愿。
投档办法。以考生符合所填报志愿的选考科目范围为前提,根据考生高考总分,实行专业平行志愿投档,直接投到考生所填报的具体学校的具体专业(类)。投档比例为1:1,高考总分相同的考生,依据位次、志愿顺序投档。
考生位次。根据所有考生高考总分确定。考生高考总分相同时,按文化总分、语文数学总分、语文或数学单科成绩、外语单科成绩、选考科目单科成绩高低排序,全部相同者为同位次。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浙江高考第三天考什么的相关内容。
问题一:高考三天考什么 满意麻烦点个采纳,谢谢
四川省少数民族加分投档规则 四川省目前实施的少数民族加分政策包括: 对于报考普通类专业的少数民族考生,在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包括本科提前批次执行本科第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的院校)中,可享受25分的加分优惠,而报考其他院校的则可获得50分加分。同样地,报考同一类别的汉族考生则分别可获得10分和25分的加分。 在攀枝花市东区和西区,少数民族考生在本科第一批录取院校的加分为10分和25分,而在其
物化地赋分有优势吗 物化地赋分有优势。 从等级赋分的等级制度下看的话,物化地的优势会更加一下,因为这几个科目可以说是集所有难度为一身的科目,物理和化学本身就比较难学,同时地理也是文科中最需要逻辑思维的一个科目。 这样的组合方式,选择的人数会相对来说比较少,所以在等级赋分制度下,学生会更加的有优势,说不定可以排到前3%,但是类似生物和政治学科,选择的学生会比较多,那么学生排到前3%
山东高考文科赋分比理科有优势吗 从赋分角度来看,山东高考文科赋分比理科更有优势。这主要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对比文科和理科的赋分规则,文科的赋分比例普遍更高。例如,小额奖项的设置更为丰富,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机会。在答题过程中,文科题目的多样性更符合广大学生的阅读和思维能力,这样的选择和匹配更有利于学生发挥出应有的水平,并获取更多的赋分。 其次,赋分制度只是高考评价标准的一部分,不
3+1+2新高考赋分是什么意思 3+1+2选科政策(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3门选择性考试科目),即3是语数外,1是物理或者历史必选一门,2是生物化学政治地理中不分文理任选两门。其中,语文、数学、外语3门统考科目为必考科目,不分文理科。涉及到“等级转换赋分”的科目,是政治、地理、化学、生物4门,这4门要以等级赋分后的成绩计入总成绩。 什么是赋分制?“3”:语文、数学、外语3科满分均为1
新高考选科与专业一览表选科对应专业情况 新高考选科与专业一览表 新高考选科与专业之间存在明确的对应关系。以下是高中各科目选择后,对应的可以报考的大学专业(类)的详细情况: 一、物理科目 选择物理科目后,学生可以报考的大学专业(类)主要包括:计算机类、电气类、电子信息类、机械类、自动化类、土木建筑类、医学类、材料类等专业。 具体专业示例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
新高考等级赋分制下,“这个”选科组合专业覆盖多,还容易拿高分。 新高考等级赋分制下,物化政选科组合专业覆盖多,还容易拿高分 。 新高考3+1+2模式下,学生面临着多种选科组合的选择。在这些组合中,物化政组合以其独特的优势脱颖而出,成为众多学生的优选。以下是对该组合优势的详细阐述: 专业覆盖广泛 : 选择物理,为学生提供了进入理工科专业的坚实基础,确保了较高的专业覆盖面
为什么物化政不具有赋分优势? 因为物化政个体差异大。 我们要清楚等级赋分制的原则。简单来说,等级赋分制就是不按照考生的成绩,而是按照考生的各科成绩排名来决定总成绩,也就是说越容易拉开差距的科目在赋分制度下,考生成绩的差距也越容易被拉大。 科目分析赋分制度 物理是除了三门主科之外,学习难度最高的科目,但由于物理的专业选择范围大,所以选择物理的考生很多,而且成绩好的同学比较
高考等级赋分怎么计算 固定的比例及对应的等级、赋分区间。 以实际参加该科选考人数的成绩为基数,将各考生原始成绩从高到低划分为A、B、C、D、E共5个等级,各等级人数所占比例分别约为15%、35%、35%、13%和2%。 以上的5个等级及各等级对应的比例及赋分区间是事先设定的固定规则,转换后赋分成绩满分为100分,赋分起点为30分。 扩展资料 大家首先注意两点: 1、等
2025-10-16 16:59:07
2025-10-15 10:06:32
2025-08-22 09:41:18
2025-05-29 02:34:29
2025-06-04 19:41:06
2025-06-04 06:13: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