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扬州大学怎么转专业

2025-07-27 10:54:04 | 好学网

办学层次:本科院校类型:综合院校性质:公办
标识代码:4132011117隶属于:江苏省教育厅
最近经常有小伙伴私信询问扬州大学怎么转专业相关的问题,今天,好学网小编整理了以下内容,希望可以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文目录一览:

扬州大学怎么转专业

扬州大学怎么转专业

扬州大学转专业流程相对简单,以下是具体步骤和要求:

1. 确保成绩符合标准 : 学生需要确保自己的学习成绩满足学校对于转专业的要求。只要成绩达标,转专业并不困难。

2. 与辅导员沟通 : 学生需要与自己的辅导员进行沟通,明确表达转专业的意愿,并告知辅导员自己的选择和目标院系。

3. 告知学校 : 在与辅导员沟通后,学生需按照学校规定正式告知学校转专业的决定。这一步骤通常较为简单,因为学校政策对此类申请持开放态度。

4. 转入心仪院系 : 一旦学生的转专业申请获得批准,便可以顺利转入自己心仪的院系,开始新的专业学习。

总结 : 扬州大学转专业的流程相对简洁明了,体现了学校对学生个性化需求的支持和理解。学生只需确保成绩达标,并与辅导员和学校进行沟通,便可以顺利实现转专业。这一政策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有助于学生在更广阔的知识领域内探索和发展。

扬州大学怎么转专业

扬州大学转专业政策?

⒈基本要求:
⑴每个专业转出人数原则上不超过该专业总人数的40%,但是每个转出专业至少须保留20人;如果申请转出的人数超过该专业总人数的40%,各学院应制订客观、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学生排序,确定可以转出的学生数,排序方法须经教务处同意后执行。
⑵各专业接受转入学生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本专业一年级总人数的30%。对就业率低和教学资源不足的专业将从严控制转入人数。
⑶体育、艺术类的学生只能在本大类内转出或转入,其他专业的学生可在全校专业范围内申请转专业。对口单招专业、中外合作办学专业的学生不得转出。单独代码招生专业的学生只能在单独招生代码专业范围内申请转专业。
⒉具体步骤:
⑴第11周,各学院成立转专业工作小组,将本院各专业可接收转专业人数、考核要求及考核办法报教务处教务管理科。上报材料须经分管教学院长审核签字。教务处审核后公布各学院各专业可以接受学生的名额与考核要求。
⑵第12周,符合上述申请资格的学生向所在学院提出申请,并填写《扬州大学本科生转专业申请表》,每人只能填报一个专业。学生所在学院对申请人资格进行初审或考核,于第13周周三下班前统一填报《申请转专业学生汇总表》,经分管教学院长审批后报教务处。
⑶第13周,教务处对申请转专业学生的资格进行复审后,按转入专业汇总申请转专业学生名单,于当周周末前反馈给接受学院,并在学校网页公布准予参加转专业考核的学生名单,由转入学院组织考核。
⑷第14周,完成考核工作。笔试的命题与考核工作由各学院或教务处组织,考试、阅卷及成绩登录由学院或教务处专人负责;面试由学院分管教学和学生工作的负责人、至少两位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业教师、纪检员等组成的考核组组织实施。学院转专业工作小组根据考核结果(学生面试成绩必须达到60分及以上)与各专业接受计划,确定拟转入名单,并于第15周周三下班前上报教务处。
⑸第15周,教务处审核确定拟转专业学生名单报校主管领导审定,将审定结果在学校网页上公示。在公示期内,如学生放弃转专业资格,须由本人提交书面申请,说明放弃理由,家长签字认可,并经接收学院分管教学院长签字同意后方可放弃。公示期后,除非出现其他情况,转出学生一律不得再转回原专业。
⑹第16周正式公布转专业名单。

扬州大学转专业好转吗?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扬州大学转专业好转吗?的相关内容。

扬州大学转专业的好坏转程度因人而异,但总体来说,对于有充分准备和优秀表现的学生来说,是有可能成功转专业的 。以下是具体分析:

  1. 学业表现是关键 :在扬州大学,转专业通常要求学生在原专业的学习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在原专业中努力学习,取得较好的成绩,以增加转专业的竞争力。例如,有的学院可能要求学生的平均绩点达到一定水平,或者在特定课程中取得高分。

  2. 目标专业名额限制 :一些热门专业由于申请人数众多,而名额有限,因此竞争尤为激烈。相反,一些相对冷门的专业可能由于申请人数较少,转专业的难度相对较低。

  3. 转专业政策和流程 :扬州大学各学院都有自己的转专业政策和流程,包括申请条件、考核方式、转专业名额等。因此,学生在申请转专业前,需要详细了解并遵循这些政策和流程。例如,有的学院可能要求学生参加面试或笔试,以评估其是否适合转入目标专业。 好学网

综上所述,扬州大学转专业的好转程度受多种因素影响。对于希望转专业的学生来说,提前了解相关政策、努力提升学业成绩、并积极准备转专业考核是至关重要的。同时,保持灵活性和开放心态,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转专业策略也是非常重要的。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转专业
与“扬州大学怎么转专业”相关推荐
扬州大学转专业好转吗?
扬州大学转专业好转吗?

扬州大学转专业好转吗? 扬州大学转专业是否好转,取决于多种因素,包括学生的学业表现、目标专业的名额限制、以及具体的转专业政策和流程。总体来说,虽然转专业并非易事,但对于有充分准备和优秀表现的学生来说,是有可能成功转专业的。 首先,学生的学业表现是转专业成功的关键。在扬州大学,转专业通常要求学生在原专业的学习成绩达到一定的标准。这意味着学生需要在原专业中努力学习,取得较好的成绩,以增加转专业

2024-08-31 20:50:21
扬州大学转专业难吗
扬州大学转专业难吗

扬州大学转专业政策? ⒈基本要求: ⑴每个专业转出人数原则上不超过该专业总人数的40%,但是每个转出专业至少须保留20人;如果申请转出的人数超过该专业总人数的40%,各学院应制订客观、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学生排序,确定可以转出的学生数,排序方法须经教务处同意后执行。 ⑵各专业接受转入学生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本专业一年级总人数的30%。对就业率低和教学资源不足的专业将从严控制转入人数。 ⑶体

2024-08-20 11:38:14
云南大学转专业政策? 扬州大学转专业政策?
云南大学转专业政策? 扬州大学转专业政策?

云南大学转专业政策? 云南大学转专业政策具体如下: (一)学生确有特长,转专业、转学更能发挥其特长的;这种情况一般要求你大一第一学期绩点高,成绩好。学校会有转专业机会,需要面试。 (二)学生入学后发现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疗单位诊断确认,不能在原专业学 习,但尚能在本校或其他高等学校相关专学习的。 (三)经学校认可,学生确有某种特殊困难,不转专业或不转学则无

2025-08-05 19:16:16
扬州大学转专业政策?(山东科技大学转专业政策)
扬州大学转专业政策?(山东科技大学转专业政策)

扬州大学转专业政策? ⒈基本要求: ⑴每个专业转出人数原则上不超过该专业总人数的40%,但是每个转出专业至少须保留20人;如果申请转出的人数超过该专业总人数的40%,各学院应制订客观、科学、合理的方法将学生排序,确定可以转出的学生数,排序方法须经教务处同意后执行。 ⑵各专业接受转入学生的人数,原则上不超过本专业一年级总人数的30%。对就业率低和教学资源不足的专业将从严控制转入人数。 ⑶体

2025-07-27 18:27:43
扬州大学专业及排名怎么查 扬州大学的排名
扬州大学专业及排名怎么查 扬州大学的排名

扬州大学专业排名 第1名为临床医学:投档线为590分 第2名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投档线为582分 第3名为数学与应用数学(师范类):投档线为578分 第4名为微电子科学与工程:投档线为574分 第5名为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投档线为573分 第6名为建筑学:投档线为572分 第7名为制药工程:投档线为571分 第8名为工程管理:投档线为571分 第9名为

2023-09-23 17:48:51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转专业容易吗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转专业容易吗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转专业容易吗 扬州大学广陵学院转专业不容易 。具体原因如下: 高标准的成绩要求 :学生需要在原专业取得显著成就,即成绩排名需位于前三名,这一高标准使得只有极少数学生能够满足转专业的先决条件。 专业需求限制 :转进的专业领域必须对学院有实际需求,学院会根据资源分配与培养目标来决定是否接受转专业的学生,这进一步增加了转专业的难度。 成功率有限 :由于

2025-08-07 21:00:42
滁州学院转专业怎么转
滁州学院转专业怎么转

滁州学院转专业怎么转 滁州学院转专业需遵循“自主申请、统一考核、择优录取”的原则,具体转专业流程如下 : 申请条件与限制 : 学生需基于个人意愿提出申请。 限制条件 :文史、理工、美术、音乐、体育等学科录取的学生不得转至非其录取类别专业;被录取至对口招生、普通“专升本”、特殊招生专业或单独投档、单独划线专业者,以及无接纳能力的专业的学生不得转专业;受到纪律处分者

2025-08-13 02:20:23
郑州大学怎么转专业?
郑州大学怎么转专业?

郑州大学转专业政策2023 2023年普通本科学生转专业申请包括: 1、2022级新生申请一般情形转专业; 2、2022级新生因兴趣和专长申请转至非资源紧缺专业; 3、2021级学生在原专业学习有困难的,愿意降级修读非资源紧缺专业。 符合条件学生只能申报一个专业。申请前,学生应充分了解拟报专业的人才培养及高招录取要求、专业前置课程要求、专业接收计划人数、考核录取办法和转专业的学业风

2024-08-25 02: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