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06-30 10:36:07 | 好学网
2024年公费师范生政策的新变化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
本研衔接培养制度 :
任教地域调整 :
履约任教要求 :
选拔与录取机制 :
激励与约束措施 :
特殊情况处理 :
学业要求 :
这些新变化旨在进一步完善公费师范生政策,提高公费师范生的培养质量,同时促进教育资源的均衡配置。
2018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转发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以下称《办法》)。《办法》将“免费师范生”改为“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年限调整为6年,并对入编入岗,经费保障等问题作出规定。
公费师范生的条件保障有:
一、各地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度保障,按照建立“动态调整、周转使用”的事业编制省内统筹调剂使用制度有关要求,通过优先利用空编接收等办法,在现有事业编制总量内,妥善解决公费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所需编制。
二、各地、各部门和各有关学校要切实加强协调,建立分工明确的责任管理体系。教育部门牵头负责公费师范生招生培养、就业指导、落实岗位、办理派遣、履约管理等工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负责落实公费师范生专项招聘政策等工作;机构编制部门负责在核定的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总量内落实公费师范生到中小学任教的编制;财政部门负责落实相关经费保障。
三、各地、各部属师范大学要构建地方政府、中小学校与高校共同培养公费师范生的机制,遴选一批县(区)建设教师教育改革创新实验区,公费师范生主要到实验区中小学进行教育实习。推进部属师范大学统筹各类资源,建设国家教师教育基地,打造公费师范生教育教学技能实训平台,探索优秀教师培养新模式,集中最优质的资源用于公费师范生培养,全面提高公费师范生培养质量。
四、部属师范大学要根据基础教育发展和课程改革的要求,加强公费师范生师德教育,引导公费师范生树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热爱教育事业,坚定长期从教的职业理想,为将来成为优秀教师和教育专家打下牢固根基。要精心制订教育培养方案,实行“双导师”制度,安排中小学名师、高校高水平教师给公费师范生授课。强化实践教学环节,落实公费师范生在校期间教育实践时间累计不少于一个学期的制度。
五、各地要采取措施,积极引导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民间组织出资奖励,对毕业后长期从事中小学教育的公费师范生给予鼓励和支持。地方各级教育、机构编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财政部门应根据本办法,制定实施细则,把师范生公费教育各环节各方面的工作抓紧抓实抓好。
六、国家发挥部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的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体系。各地可探索免费培养、到岗退费、学费补偿和国家助学贷款代偿等多种方式,开展地方师范生公费教育,具体办法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所需经费由地方财政统筹落实。 好学网
七、各级教育督导部门要将师范生公费教育工作纳入督导内容,加强督导检查并通报督导情况。教育部会同相关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师范生公费教育工作成绩突出的单位予以表彰,并及时总结推广成功经验。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规定是怎样的?的相关内容。
2018年7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通知,转发了《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师范生公费教育实施办法》(以下称《办法》)。《办法》将“免费师范生”改为“公费师范生”,履约任教年限调整为6年,并对入编入岗,经费保障等问题作出规定。
公费师范生的履约任教规定是:
一、公费师范生、部属师范大学和生源所在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签订《师范生公费教育协议》,明确三方权利和义务。公费师范生毕业后一般回生源所在省份中小学任教,并承诺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6年以上。到城镇学校工作的公费师范生,应到农村义务教育学校任教服务至少1年。国家鼓励公费师范生长期从教、终身从教。
二、公费师范生由于志愿到中西部边远贫困和少数民族地区任教等特殊原因不能回生源所在省份任教的,应届毕业前可申请跨省就业,经所在学校、生源所在省份和接收省份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按有关规定程序办理跨省就业手续。
三、各地要统筹规划,做好接收公费师范生就业的各项工作。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会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按照事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公开招聘制度的要求,负责组织用人学校与公费师范生在需求岗位范围内进行专项招聘,通过双向选择等方式切实为每位毕业的公费师范生落实任教学校和岗位。
四、公费师范生要严格履行协议,未按协议从事中小学教育工作的,须退还已享受的公费教育费用并缴纳违约金。违约退缴资金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负责收缴、管理、使用,要专款专用,主要用于公费师范生人事招聘、履约管理、表彰奖励等相关工作。教育部要会同相关部门制定公费师范生履约管理具体办法等相关政策。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健全公费师范生履约动态跟踪管理机制,建立公费师范生诚信档案。
五、公费师范生因生病、应征入伍等原因不能履行协议的,须提出中止协议申请,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后,暂缓履约。待情况允许后,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核实后可继续履行协议。公费师范生如确因身体原因需终止协议的,按协议约定解除协议。除特殊原因办理休学无法正常毕业等情形以外,公费师范生未按规定时间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和教师资格证书的,按违约处理。
六、公费师范生按协议履约任教满一学期后,可免试攻读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公费师范生本人向本科就读的部属师范大学提出申请,经任教学校考核合格并批准,部属师范大学根据任教学校工作考核结果、本科学习成绩等进行综合考核后,录取为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以非全日制形式学习专业课程。任教考核合格并通过论文答辩的,授予相应的学历、学位证书。
除上述情形以外,公费师范生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不得报考研究生。
七、公费师范生在协议规定服务期内,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同意,可在学校间流动或从事教育管理工作。
八、公费师范生在报考、学习、转专业、就业、读研、任教等环节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违纪行为的,依据有关规定处理。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整理的内容,想要了解更多相关资讯内容敬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河南省属公费师范生的条件 河南省属公费师范生的招生对象为参加当年高考报名的普通高中毕业生,包括往届生。考生需在高考报名时选择报考本人户籍所在地的设岗县(市、区)“小教全科”公费师范生专业志愿。 报考者需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热爱教育事业,有志于长期投身农村教育事业,积极为农村教育发展贡献力量。同时,报考者须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符合《河南省教师资格申请人员体格检查标准(2017年修订
免费师范生最新政策 1、3身体方面需要健康,并且要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公费师范生的招生会安排在提前批录取里,只要满足以上的三个条件,就可以报考公费师范生啦公费师范生有一些优惠的政策,想做教师的朋友可以考。 2、国家给定向师范生的政策具体如下1免费教育定向师范生在学期间免交学费住宿费并且补助生活费每个月400元2精心培养学校针对定向师范生的要求和他们的培养目标专门制定
免费师范生最新政策 1、3身体方面需要健康,并且要满足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的有关规定公费师范生的招生会安排在提前批录取里,只要满足以上的三个条件,就可以报考公费师范生啦公费师范生有一些优惠的政策,想做教师的朋友可以考。 2、国家给定向师范生的政策具体如下1免费教育定向师范生在学期间免交学费住宿费并且补助生活费每个月400元2精心培养学校针对定向师范生的要求和他们的培养目标专门制定
教育部公费师范生的报考条件? 你好,师范生公费教育政策是指由中央财政负责安排师范类学生在校期间的学费、住宿费,并发放生活补贴,但学生四年毕业以后必须回到生源省份从事至少六年教育工作。 报考条件: 公费师范生安排提前批次录取,凡是达到以下三条的毕业生都可以自愿报考 一、参加普通高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达到部属师大在本地区的录取分数线; 二、符合《教育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热爱教育事业,
公费师范生报考条件 公费师范生报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三点: 参加高考 : 报考公费师范生的学生需要参加高考,并且达到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在本地区的录取分数线。 热爱教育事业,愿意长期从教 : 考生要符合教育部普通高校招生工作规定,热爱教育事业,毕业后愿意长期从教。长期从教的具体年限可能因不同地区政策而有所不同,考生需进行具体咨询。 身体健康 :
四川省公费师范生报考条件及录取分数线 四川省公费师范生报考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而录取分数线则根据不同类型的公费师范生有所不同 : 报考条件 : 国家公费师范生 : 理科生高考成绩需达到610分以上,文科生则需580分以上。 无户籍限制,可选择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等6所教育部直属的211师范大学。 国家优师专项 : 分数要求稍低,适合希
河南2025公费师范生政策 2025年河南公费师范生政策涵盖招生、报考、录取、政策优惠等多方面。招生规模共2293人,分五类实施。 招生规模 :分五类共2293人,包括626名“地方优师”本科公费师范生、1414名“学科教师”本科公费师范生、226名“小学教育”本科公费师范生、22名“特殊教育”本科公费师范生、5名“学前教育”专科公费师范生。 招生院校 :“地方优师”为
河南2025公费师范生政策 2025年河南公费师范生政策涵盖招生、报考、录取、政策优惠等多方面。招生规模共2293人,分五类实施。 招生规模 :分五类共2293人,包括626名“地方优师”本科公费师范生、1414名“学科教师”本科公费师范生、226名“小学教育”本科公费师范生、22名“特殊教育”本科公费师范生、5名“学前教育”专科公费师范生。 招生院校 :“地方优师”为
2024-11-17 03:06:45
2024-12-12 09:30:25
2024-09-02 05:33:10
2024-10-16 20:13:34
2024-06-26 12:47:56
2024-06-08 00:4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