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大学招生 > 正文

填报高考志愿时,如何取消志愿?

2025-06-13 14:31:06 | 好学网

今天好学网小编整理了填报高考志愿时,如何取消志愿?相关信息,希望在这方面能够更好帮助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填报高考志愿时,如何取消志愿?

填报高考志愿时,如何取消志愿?

不可以取消,可以修改。

普遍规定:网上报完高考志愿提交成功后,如果在最后期限之前,是可以修改的。地区政策问题:高考志愿需要确认的省(市、区),比如广东,在确认后,是不能修改的,但是如果确实有误的,是可以更正的。

期限问题:只要在志愿填报截止日期之前,都可以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修改你的志愿。如果过了志愿截止日期就不能修改了,因为这时志愿已经进入了投档程序。

修改高考志愿

1、修改高考志愿前,要重新填写志愿草表,与原填报的志愿一一对照,将网上需要修改的志愿删除,重新在网上输入修改后的志愿。

2、仔细核对重新填报志愿的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避免错填志愿和无效志愿。

3、不要反复多次上网修改。网上填报志愿有规定的程序和步骤,反复上网多次修改志愿会给考生增加巨大的心理压力,容易出现各种各样的失误。建议考生在填报志愿前,慎重决定自己每—个批次的每—个志愿,尽量避免反复修改。

4、建议考生不要集中在网报截止时间前几小时填报志愿和修改志愿。避免造成网络访问流量过大、网络不畅、网速缓慢,不能及时登录指定网站顺利进行高考志愿填报。

5、修改志愿后,最好再次点击“查询预览”,复核修改的志愿是否准确、是否有错漏。 好学网

6、网上填报志愿的初始密码为考生本人的身份证号,考生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后必须首先修改初始密码,然后填报志愿。如果考生忘记了初始密码或修改后的密码,可持本人准考证和身份证到高考报名的县(市、区)招考办申请恢复初始密码。初始密码恢复后,考生要及时登录网上填报志愿系统,修改初始密码。

填报高考志愿时,如何取消志愿?

高考志愿的填报流程是怎样的?

高考志愿填报流程如下:

  1. 登录指定网站

    • 考生需在省招办指定的官方网站进行操作,网址通常印在准考证上或可通过电话咨询获取。
    • 使用报名号作为用户名,初始密码通常为身份证号码,首次登录后务必修改为个人常用密码。
  2. 阅读考生须知

    • 进入志愿填报页面后,考生需仔细阅读“考生须知”,了解填报流程、注意事项及操作要求。
    • 这是成功填报的关键步骤,不容忽视。
  3. 选择填报批次并填写代码

    • 考生需选择填报批次,然后准确填写院校代码和专业代码。
    • 填写时需确保位置无误,避免填错代码导致志愿失误。
  4. 保存并核对志愿

    • 确认无误后,点击保存志愿。
    • 建议保存后再次核对信息,确保无误。
  5. 退出并重新登录查看

    • 志愿填报完毕后,考生可以退出系统并重新登录查看,以确认无遗漏或错误。
    • 检查所有信息是否完整准确无误。
  6. 正式退出志愿填报流程

    • 确认所有信息无误后,方可正式退出志愿填报流程。
    • 至此,高考志愿填报阶段宣告完成。

总结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需要细心和谨慎的过程,务必按照规定流程操作,确保信息的准确无误。每个步骤都至关重要,考生应认真对待。

自愿放弃高考志愿填报流程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自愿放弃高考志愿填报流程的相关内容。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关系到考生能否顺利进入理想的大学。在志愿填报过程中,一旦提交,志愿信息将无法更改,除非在规定的时间内。因此,考生需要在截止日期前慎重考虑自己的选择。如果考生决定放弃填报志愿,可以前往当地招生办,申请打印一份自愿放弃填报志愿的证明。

填报志愿的时间通常有一定的限制,考生需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志愿的提交。在此期间,考生可以凭借考生号、身份证号、密码和动态口令卡登录系统进行志愿信息的修改。一旦截止时间过后,任何人都不能再进行任何修改。因此,考生需在截止日期前做出最终决定。

在填写志愿表时,考生需要面对一系列的选择和决策。除了选择心仪的院校和专业,考生还需要考虑“专业服从调剂与否”的选项。这个选项要求考生在选择专业的同时,思考自己是否愿意接受调剂,这需要考生在专业与学校之间进行一次博弈。不同的选择将对考生的未来产生深远的影响。

为了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志愿填报的重要性和流程,招生办通常会提供详细的指南和咨询服务。考生可以通过这些资源获取关于志愿填报的相关信息,以便做出更加明智的选择。

志愿填报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任务,考生需要充分了解相关信息,并在截止日期前做出最终决定。通过合理的选择,考生可以为自己未来的学术和职业道路打下坚实的基础。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填报高考志愿时,如何取消志愿?全部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志愿 高考
与“填报高考志愿时,如何取消志愿?”相关推荐
高考报志愿如何取消或重新填报?
高考报志愿如何取消或重新填报?

高考报志愿如何取消或重新填报? 对于即将走向大学校园的高三学生来说,报志愿是非常重要的一步。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因为个人原因需要取消已经报的志愿,那么该怎么做呢?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如何取消高考报志愿。 1.了解报志愿时间节点 在取消志愿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报志愿时间节点。高考报志愿一般分为两个阶段:本科二批和专科批次录取启动之前,考生可自主撤销在当批次网上填报的志愿;本科二批和专科批次录

2024-07-18 15:36:48
高考志愿填报时如何填报征集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时如何填报征集志愿?

高考志愿填报时如何填报征集志愿? 被退档或者滑档,档案“自由可投”状态下,是可以参加征集。录取是按批次(段)依次进行的,如果考生被某一批次(段)的院校录取,就不能参加以后批次(段)的录取,也不得转录。 什么是征集志愿? 在每批次第一轮投档录取结束后,总会出现一些上线考生未被录取和一些在本批次招生的高校未完成招生计划的情况。 于是,各省(区、市)级招生考试机构通过一定渠道向社会公布高校招生

2024-08-06 09:37:26
高考报志愿时,如何填报志愿的顺序?
高考报志愿时,如何填报志愿的顺序?

填报高考志愿的顺序? 都很重要 志愿填报学校和专业都很重要。 学校优先于专业1,但专业也很重要2。如果成绩好,可以选择更好的学校,但专业也很重要1。选择专业需要根据个人的兴趣和职业规划,同时也要考虑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声誉3。对于理科生,应该看重专业的能力3。总之,选择学校和专业要考虑到个人的兴趣、职业规划、学校的综合实力和声誉等因素3。 高考报志愿时,如何填报志愿的顺序? 本

2024-07-08 07:17:36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技巧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技巧

如何填报高考志愿如何填报高考志愿技巧 首先根据自己的位次来确定大学;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与能力来明确专业方向,一定要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接着优选目标志愿,对于圈定可以报考的院校和专业后,进行组合取舍;最后根据往年录取数据做好排序,在填报志愿时,将最想上的院校放在前面,将比较稳妥的院校放在中间,将录取几率大的院校放在后面。 专业选择 专业的选择需要结合自身的兴趣爱好,要想学有所成,最

2024-06-28 05:02:54
高考如何填报志愿及时间 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和录取时间
高考如何填报志愿及时间 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和录取时间

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和录取时间 关于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和录取时间如下: 1、填报时间 高考志愿填报一般在高考结束后的2-3天内开始,填报时间一般为3至5天不等。由于填报时间可能随不同省份的高考安排而有所不同,因此建议学生及时了解本地区的填报时间和相关政策,以避免错过填报时间。 2、录取时间 高考录取一般在高考结束后一周至一个月左右进行,录取时间因地区、学校和考试考试当年

2024-07-12 06:14:36
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如何安排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高考填报志愿时间如何安排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高考志愿填报时间? 2022年湖南高考专科提前批志愿填报时间确定为6月29日8:00-7月2日17:00。 6月26日-27日填报本科提前批和本科批特殊类型志愿,6月29日-7月2日填报本科批志愿(不含特殊类型志愿)和专科提前批志愿,8月6日-8日填报高职专科批志愿。招生录取工作拟从7月8日开始,8月23日结束,各项准备工作正在有序推进。 2022年湖南省高考志愿填报流程

2024-11-14 05:41:57
如何撤消高考志愿?
如何撤消高考志愿?

如何撤消高考志愿? 志愿可以修改,如果你不想上,那你可以在高考填报志愿时间截止前修改一下志愿,让自己不会被录取,或者是你拿着你的准考证和身份证到当地的招生办去申请撤销志愿,一般情况下五月份之前的志愿可以取消,六月份之后的志愿都不可以取消。 志愿报考技巧:一看专业是否受限。考生要了解高校招生的体检标准,如果有限报专业,一定要查看清楚,以免因误报限报专业而浪费一个志愿。二看历年信息。要着重了解志

2024-09-14 20:28:35
高考志愿填报时,应如何避免志愿填报风险。
高考志愿填报时,应如何避免志愿填报风险。

高考志愿填报时,应如何避免志愿填报风险。 负面事件对高校的影响因多种因素而异,可能会对报考产生一定影响,但具体影响程度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事件的性质、媒体报道的广度和深度、高校的声誉和应对措施等。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影响方面: 1、声誉影响:负面事件可能会损害高校的声誉和形象。如果事件严重且广泛传播,对外界的认知和观感可能会受到负面影响。这可能导致一些学生和家长对该高校的信任度下降,进而影响

2024-10-23 19:4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