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26 18:49:08 | 好学网
2023江苏高考加分政策及项目,你们知道是怎么样的吗?咱们一起来看看以及了解下吧!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3关于江苏高考加分政策及项目(一览),希望您能喜欢!
2023江苏高考加分政策及项目(一览)
根据省教育厅等六部门相关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考生,在其文化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增加一定分数投档;达到高校投档条件的,由高校审查决定是否录取。
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的,只能取其中幅度最大的一项分值,且不得超过20分。
所有高考加分项目及分值均不得用于高校不安排分省招生计划的艺术类专业、高水平艺术团、高水平运动队、高校专项计划等招生项目。
1.烈士子女,录取时加20分投档。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加20分投档。
3.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录取时加5分投档。
4.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录取时加10分投档。
高考加分政策有何用处
高考加分政策伴随着高考制度已经走过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客观去看,高考加分政策是为了弥补高校招生制度的某些缺陷而制定的一项政策,高考加分在平衡地区教育水平差异、选拔各类特殊专门人才等方面确实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高考加分制度中的鼓励性加分,同保送生制度以及自主招生制度一样,是破除对高等教育“一考定终生”的情况。
同时,为体现对某些特定群体考生的人文关怀,虽然目前依然存在着许多弊端和漏洞,但是在人才发展多元化、社会人才需求多样化的大方向下,高考加分政策仍然有存在的必要。
预计2023江苏高考难度怎么样
1、从试卷难度上看。近两年,江苏高考一直采用新高考一卷,新高考一卷只是语数英是一张卷,其它学科为各省自主命题,因此,试卷的难易程度上,没有对比,并不能判断江苏高考难不难。
2、从报考人数上看。2022年,江苏省共有40.6万人报名参加高考,相比2021年的35.9万,增加了4.7万人。预计2023年江苏高考报考人数还会增加,报考人数的大幅增加无形中也增加了高考难度,本科竞争更加激烈。
3、从高考录取率上看。2022年江苏省高考一本控制线上人数累计113592人,上线率27.98%,其中首选物理对应上线人数90982人,首选历史对应上线人数22610人。
由此可见,江苏高考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新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有哪些
1、“专业+院校”形式
这种填报方式可以让考生自由选择喜欢的专业及院校,也能让考生更明确未来职业方向,避免了考生被不喜欢的专业录取。
比如考生想报考热门专业信息与通信工程,可以报考“信息与通信工程+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南京邮电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重庆邮电大学”等众多大学的信息与工程专业。
2、“院校+专业组”形式
如“清华大学专业组4”对选科的要求是:首先科目物理,再选科目不限,专业组内包括计算机、通信工程、土木工程、交通工程等10个专业。
“清华大学专业组5”对选科的要求是:首选科目物理,再选科目化学,包含临床医学、口腔医学等5个医学专业。
新高考填报志愿的窍门 好学网
1、重视第一志愿。考生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一定要重视第一志愿。因为招生院校最先得到的就是第一志愿考生的电子档案。如果考生把自己喜欢的专业放在了后面,当第一志愿上线的考生人数足够的时候,招生院校就不会再要其他志愿的考生了。
2、不要忽视第二志愿。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再重视第一志愿的同时,也不能忽视第二志愿。当考生的第一志愿在录取过程中如果因为一些原因不能被录取时,第二志愿就会成为考生的最佳选择。很多考生都会认为第二志愿没有什么作用,但是其实每年因为第二志愿而被录取的考生也有一定的数量,所以考生还是要认真对待第二志愿。
3、服从调剂要慎重。很多考生为了增加被录取的机会,就会在志愿填报的时候选择服从调剂。因此在填报志愿的时候,考生不能忽视服从调剂,特别是一些成绩较低或是竞争力较差的考生,更是需要重视。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为何无缘清华北大?的相关内容。
是因为她的历史选修课的成绩只有b+,而清华北大的要求是a+.
不得不说,这真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情,因为历来每个省的高考状元一般都是被清华北大提前预定,第1名无缘清华北大的情况是非常少见,而且非常令人遗憾的。 而且更遗憾的是,很多985 ,211高校对选修成绩的要求都是a及以上,所以说她的这个成绩很有可能上不了国内的绝大多数985 211高校,据网上的消息,江苏很多年出现这种情况,高分考生由于选修课成绩的限制,而不能上其名字匹配的顶尖高校。但是好像也有例外,有些高校对这部分考生进行了破格的一个录取,不过不知道今年这个省状元还会不会被破格录取。
江苏的高考跟全国其他大部分省份的高考制度是不一样的,他们采用的是新高考模式,也被称为3+2模式。具体上来说,就是必考语文,数学,英语三门主课,而另外的两科则由考生本人从物理,生物,政治,化学,历史,地理等6门辅修科目中任意选择两门,不过他们有一个约定俗成的办法就是,文科考生从政治地理历史这三门科目中任选两门,方便以后高考选择文科的志愿,理科考生从物理生物化学三门中任选两门,方便以后高考选择理科的志愿。而且他们的辅修的两门课是评等级的,而不是打分。而且江苏高中的竞争是非常大的,所以说能够成为省状元,说明这个考生是真正的非常强的。
以我的观点来说,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能够从江苏高考中脱颖而出,那么绝对是一个真正的比较优秀的一个人才,所以我觉得那些高校可以考虑一下破格录取的可能性。
以上就是江苏高考保送政策 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为何无缘清华北大?全部内容,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无缘清华北大是什么原因? 江苏高考文科第一名无缘清华北大是因为 该同学的历史选修是B+,所以目前国内很多985、211名校,她几乎都上不了 。 2020年,江苏高考中,淮安淮阴中学的白湘菱以430分成为江苏省文科第一名,但却无缘清华北大。江苏现行高考政策中,额外两门选修不算分值,而是算等级,因白湘菱的历史选修是B+,所以目前国内很多985、211名校,她几乎都上不了
苏州大学2020年报考政策解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保证学校全日制普通本科招生工作的顺利实施,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等相关法律、教育部有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本章程。 第二条学校名称:苏州大学 学校地址:天赐庄校区坐落于江苏省苏州市十梓街1号;独墅湖校区坐落于苏州工业园区仁爱路199号;阳澄湖校区坐落于苏州市相城区济
2023清北保送名单 2023清北保送名单如下: 北京大学拟录取人员名单(14人): 陈浩楠(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奥赛国家集训队——物理学类) 陈相儒(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奥赛国家集训队——生物科学类) 冯施源(四川省成都市石室中学——奥赛国家集训队——计算机类(图灵班)) 胡天燚(四川省绵阳中学——奥赛国家集训队——化学类) 蒋培正(四川省成都市第七中学
请教一下关于保送生考浙江大学的问题 浙大是以工科强著称的,排名全国第二,仅次于清华,有的专业甚至超过清华,比复旦和交大都强的。复旦的文科很强,理科也不错,但工科相对弱一点 应该还是比较有希望的,难度一般比平时难一点,差不多竞赛难度,但不是最难的那种 好好准备下,应该没问题的,加油加油吧! 2015年浙江中考改革:仅保送生不需参加中考 想绕开中考,仅保送生可以 以往,对于特长生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 江苏省高考照顾加分政策正式出台,该政策确定,省级优秀学生、少数民族考生、国家二级运动员等9类学生可享受在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分投档,加分幅度在5到20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时,只可享受其中最高分值一项。 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可享受加分政策的对象多了两个,一是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的退役军人,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二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 江苏省高考照顾加分政策正式出台,该政策确定,省级优秀学生、少数民族考生、国家二级运动员等9类学生可享受在统考成绩总分的基础上加分投档,加分幅度在5到20分,同一考生如符合多项加分投档条件时,只可享受其中最高分值一项。 和以往不同的是,今年可享受加分政策的对象多了两个,一是自谋职业的城镇退役士兵、在服役期间荣立三等功的退役军人,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二是应届高中毕业生在高
江苏省取消高考加分,对高考公平有何影响? 作为国内最受关注的考试,关于高考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引起许多人的关注。最近,江苏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高考的通知,顿时就成为了焦点,可谓是几家欢乐几家愁。 高考加分取消成大势所趋 近几年,高考改革不断,不时有重磅消息放出。比如,考生人数一再突破千万,新高考将不再区分文理科,部分自主命题省市将采用全国卷,志愿填报中平行志愿数量大幅增加,等等。不过,有一
江苏省高考加分政策解读 《江苏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工作实施方案》已公布。主要内容如下:烈士子女在录取时可加20分投档。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录取时同样加20分投档。归侨、华侨子女、归侨子女和台湾省籍考生(含台湾户籍考生),录取时加5分投档。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在录取时可加10分投档。如果同一考生符合多项增加分数投档条件,将取其中幅度最大
2024-06-18 05:28:58
2024-06-16 08:48:36
2024-06-07 18:55:28
2024-06-20 17:42:02
2024-06-20 08:24:35
2024-06-17 06: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