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2-08 21:06:41 | 好学网
优先选学校还是优先选专业,这一问题需结合个人需求进行辩证分析,关键要看考生具备什么样的实力。比如,学习成绩优异或毕业后想继续深造者可优先考虑院校为主;成绩没有明显优势但希望就读高水平院校,可注意“距离和分数”的关系,就可以选地理位置相对偏远的院校或考虑偏冷门专业冲冲看;有明确专业取向或毕业后先考虑就业或所选高校各方面差不多时,可优先考虑专业。下面提供选择志愿的一些参考思路:
1.根据专业选报。若考生对专业有明确要求,可首先选择几个比较心仪的专业,然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考生在初选专业时,首先可以考虑的是自己有兴趣、特长、优势的专业,然后看当下热点,以及就业率高的专业。要详细了解专业的内涵,包括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要求、主干课程、就业及研究领域等(了解专业内涵可通过高校的招生简章和学校招生网关于专业的介绍)。同时,要对专业的学习难易程度、专业的就业前景和薪酬待遇、学科实力、考研情况等有一个清晰的认识。综合考虑选择拟报考的专业后,根据自己的成绩选择相应专业办学能力较强的学校。
2.根据学校选报。若考生比较看重学校、地域等因素,可首先选定几个目标院校,然后在院校内选择心仪的专业。
考生在初选院校时,应详细了解拟报考院校的基本情况,在全面了解学校的基础上,选定自己感兴趣又符合报考条件的专业。可以通过浏览高校的网站、参加高校举办的校园开放日、参加招生咨询会、在线咨询、电话咨询以及阅读《招生章程》等各种形式全面了解高校,包括:综合实力、学科优势、专业设置、人才培养、升学就业、国际合作、学费标准、入校后转专业政策等诸多方面的信息。
3.兼顾学校和专业。考生首先应对自身实际情况(总分、位次、单科成绩、身体条件等)有一个明确的认识,知晓自己在全体考生中的大致位置,在全面了解心仪高校和专业的基础上,在院校和专业间找个平衡点,综合定位学校和专业。既考虑高校品牌,又考虑专业的合适性。
上述思路仅供参考,高考志愿填报的思路和方法很多,考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定夺,无论如何选择,适合自己就好。在专业(类)平行志愿模式下,考生可填报的志愿数量相对充足,所以考生在选择志愿时,可以将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专业”、一定数量的志愿用于“保学校”,不必墨守成规只采取一种思路选报志愿,多种思路有机结合方能更好地确保考生利益最大化。
在平行志愿招生批次,要拉开适当的梯度,以增加录取几率。从“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梯度入手、分三步走: 好学网
第一步,初次筛选。根据自身实际,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初步选择足量的“专业(类)+院校”志愿,分别放在“冲一冲”“稳一稳”“保一保”三个梯度备用。“冲”是冲刺一下的意思,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不明显但希望就读的院校、专业放在冲的层次;“稳”是相对稳健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优势较大且比较喜欢的院校、专业放在稳的层次;“保”是录取几率大的志愿,一般将自己成绩有明显优势的志愿放在保的层次。
第二步,综合优化。从前面选定的批量志愿中,结合往年院校、专业录取等各方面情况综合分析,将其中不喜欢的专业或录取可能性不大的高校、专业删除,优化选择出拟报考的、可放在不同梯度的相对合适的高校、专业。
第三步,最终排序。结合本人实际和意向确定具体志愿的先后顺序,对所有经筛选优化后的备用志愿逐一比对,并先高后低按降序排列。可以将喜欢的专业及院校尽量往前排,最后要填一些录取希望比较大的专业及志愿,志愿的填报适当拉开梯度。如普通类平行志愿填报时,可将自己成绩优势不大却很喜欢的志愿放在前20-30个,将具有一定优势也较喜欢的志愿放在中间50-30个,将优势较大且有把握的志愿放在最后26-36个。
考生应对自身有较为客观的判断,不好高骛远,也不妄自菲薄。要结合自身实际选报适合自己的志愿。所选志愿首先要对照高校招生章程,确保符合报考条件。所选择志愿应该与兴趣爱好、特长优势相符,跟自己性格相匹配;应该与自己成绩位次及身体条件相符合,有利于实现理想抱负和发挥自身潜能;应该与职业生涯规划及就业去向相吻合、与家庭意愿及经济条件相结合。
平行志愿有效地减缓志愿填报风险,但风险不会完全消除,因此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应冷静分析,客观比较,规避以下误区产生的风险。
误区一:不加分析研究盲目填报。从往年平行志愿投档看,局限于单一层次或性质的志愿,或所选志愿定位偏高,部分考生因达不到所报志愿的投档条件,导致所报志愿成为无效志愿或直到最后志愿才有幸被投档;也有考生只考虑分数使用最大化、忽视兴趣特长等,入学后却发现就读专业自己并不喜欢或不适合这个专业;有些考生没看清院校性质、学历层次造成高分低填等。
误区二:认为每轮平行志愿多次投档。有不少初次接触平行志愿的考生,往往把平行志愿依次检索当作多次投档机会,误读前面某志愿退档后还可对后续志愿继续投档。实际上,平行志愿按考生位次高低和志愿顺序依次检索,对每位考生来说每轮只能投档一次,一旦在某段某志愿被投档,意味着前面志愿都投不进而后续志愿已同步失效。另外,因考生身体条件限制(比如医学专业对色盲色弱有要求),或单科成绩不符要求等因素,投档后也可能还会被退档,而一旦退档就意味着一轮一次投档机会已被使用,将失去本段(次)录取机会,本段(次)其他志愿也不可能再投。
误区三:非中心城市或热门院校专业不选报。经济发达中心城市高校,往往凸显“分数高、要求高、消费高”等特征。过分在意大学的排名或专业热度,将导致填报志愿风险放大。高考成绩一旦不够名校的投档线,就失去了就读其他高校的机会,浪费了志愿资源。名校资源稀缺,考生要客观判断自己的竞争力。即便是名校也并非所有专业都是优势专业,某些普通高校的一些特色专业也不乏有很强的实力。专业冷热门是相对的,前几年招生热门的专业,毕业就业时可能变成了冷门。一心想进热门专业者,需综合评估进相应专业的可能性以及专业的未来发展冷热度,然后慎重定夺。
重点提醒:选报志愿是道多选题,答案并非唯一,上述提供的策略仅为众多思路中的可选项,无论如何选择,考生均需冷静客观分析,综合科学定位,方能将自身条件发挥到极致,获得最佳答案。更多新高考志愿填报知识欢迎下载知涯升学APP了解。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优志愿怎么查学科评估 优志愿查看测评报告教程的相关内容。
优志愿如何查询学科评估?优志愿是教育部阳光高考信息平台的分支平台,致力于为考生和家长提供高校和专业相关的信息。想知道自己的专业或院校在教育部的学科评估中排名如何吗?本教程将详细介绍如何通过优志愿网站查询学科评估报告,助你了解各高校学科水平,为志愿填报提供参考。报考公务员流程及时间 报名时间: 2022年10月15日8:00至10月24日18:00期间。 报考公务员流程: 1、认真阅读公示:在报考前,各位考生须仔细阅读 国考 招录公告,知晓报名步骤和考题步骤。 2、查询招录岗位:阅读文章《招生章程》,全方位知道各招录行政机关的招录总数、实际岗位、考题类型、 资质标准 。免费下载《职位表》并知道 技术专业 、文凭、学士学位、资质标
听力受限不能报哪些专业 关于听力受限不能报哪些专业的问题如下: 听力残疾一级:听觉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方面极重度损伤,较好耳平均听力损失在90dBHL以上,在无助听设备帮助下,几乎听不到任何声音,不能依靠听觉进行言语交流,在理解和交流等活动上极度受限,在参与社会活动方面存在严重障碍。 以下专业有听力残疾的同学不能报考:外语类、音乐学、音乐艺术类等专业。以下专业听力残疾的学生都可以报考
文理不限的专业录取分数一样吗 在高考录取过程中,文理不限专业的录取分数存在差异。当前,高考采用平行志愿录取制度,一个院校包含多个专业组,每个专业组下有若干个专业。值得注意的是,一些专业既向文科生也向理科生开放,例如广东财经大学的202专业组中的统计学专业。尽管这些专业对文理科学生开放,但它们的录取分数却是不同的,因为文科和理科考生需要分开填报志愿。 具体而言,同一专业组内,文科和理科的录取
如何换算高考位次 换算 高考位次方法如下: 1、获取分数与位次对照表:不同省份或地区的高考分数与位次对照表可能有所不同。你可以向当地招生办公室、教育部门或相关高校查询获取最新的分数与位次对照表。 2、查找分数:将高考分数与相应的分数与位次对照表进行对比,找到对应的位次范围或具体的位次。 3、注意不同批次和专业:高考的批次和专业对位次的计算也有影响。不同批次和专业可能有不同
主管药师报考副高条件 副高级药师报名,其基本条件是以下几种: 第一、从2019年开始,相关专业比药学类、中药学类专业在报考条件上,要求“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的年限相应增加1年”。 即取得相关专业 大专学历 ,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6年; 取得相关专业大学本科学历或学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位工作满4年; 取得相关专业 第二学士学位 、研究生班毕业或硕士学位,在药学或中药学岗
高考志愿限报是指类似的专业都限报吗? 限24、25、27是指标准中第二项中第4、5、7条。属于患有疾病学校可以不予录取之列。1、24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5.0者,不能录取的专业:飞行技术、航海技术、消防工程、刑事科学技术、侦察。专科专业:海洋船舶驾驶及与以上专业相同或相近专业(如民航空中交通管制)。2、25裸眼视力任何一眼低于4.8者,不能录取的专业:轮机工程、运动训练、民族传统体育。专科专业
高考报考志愿时如何查询限制条件? 一般高中学校会给每位同学统一发放招生计划书,在书上就能查到。 在想查询的院校网站上,也能查到该校的招生简章,对于学校招生的要求或者某个专业的限制条件会有更详细的说明。 如果以上都不够,可拨打高校招生办电话咨询。 高考填志愿时专业可以随便报吗?还是高校在各省有限定专业? 1、高考填志愿时专业不可以随便报。 2、高校在各省有限定专业和招生人数。 3、考生
高考报考志愿时如何查询限制条件 查询受限专业时,考生应参考教育部、卫生部及中国残疾人联合会于2003年联合发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体检工作指导意见》。这份文件是高考录取阶段,学校评估考生是否适合某一特定专业的重要参考依据。文件详细列出了三种情况:患有特定疾病者,学校将不予录取;患有特定疾病者,学校某些专业将不予录取;患有特定疾病者,不宜就读某些专业。考生拿到体检结果后,应当仔细对照这些规定,以
2024-06-18 05:28:58
2024-06-07 18:55:28
2024-06-20 17:42:02
2024-06-20 08:24:35
2024-06-17 06:34:26
2024-06-03 03:4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