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10-04 10:35:09 | 好学网
西南医科大学代码是10632,
拓展:
学校始建于1951年,1959年更名为泸州医学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泸州医学院;1982年,学校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1993年,学校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成为硕士学位授权单位;2010年获准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5年4月更名为四川医科大学,12月更名为西南医科大学;2021年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
院校代号是全国各高校录取时为方便考生填报志愿而加注的由数字组成的代号串,即院校代码或学校代码。院校代码就如同是学校的一个身份证号,方便查询学校信息。教育部为高校编排的代码有5位(此代码全国通用),各省教育考试院为高校编排代码有4位(此代码一般作填报高考志愿用,同一所高校在不同省份代码也不一样),由于高校办学情况每年都有变动,所以高校代码也有变化。
学校简介
西南医科大学,简称“西南医大”,位于四川省泸州市,是四川省省属普通高等院校;入选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卓越医生(中医)教育培养计划、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试点高校、临床医学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全国高等院校医学教育研究联盟理事单位,川南高校联盟理事长单位。拥有推荐优秀应届本科毕业生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并设立有国家级大学科技园。
师资队伍
学校(含三所附属医院)有医教员工8000余人,有专任教师125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人员548人,具有博士学位人员575人,有博士生导师35人、硕士生导师835人。有双聘院士6人、中科院“百人计划”教授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9人、“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4人、“全国优秀教师”2人、四川省“百人计划”引进人才1人、“四川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2人、“四川省有突出贡献的优秀专家”34人、四川省“天府万人计划”天府名医4人。
学院体系
学校拥有一级学科硕士授权点7个(科学学位),二级学科硕士授权点42个,专业学位硕士点7个,建有省部级重点学科7个,国家级博士后科研工作站1个。
重点学科、专科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中西医结合临床。
国家临床(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肾病科、整形外科(批准部门:卫生部)、脑病科、肾病科、肝病科、耳鼻咽喉科、重症医学科(批准部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四川省一流(建设)学科:临床医学、药学。
四川省重点学科:内科学(心血管病学)、生理学、中西医结合临床、病理与病理生理学、影像医学与核医学、内科学(传染病学)。
四川省医学重点学让则科:周围血管外科、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内分泌科、肝胆外科、儿科、核医学科、神经外科、神经内科、肾病内册滑返科、胸心外科、肿瘤科、医学检验科、耳鼻喉头颈外科、消化内科、临床护理学、麻醉学(附属中医医院)、康复医学、药剂学、病理科、围产医学、皮肤病学、麻醉学(附属医院)、口腔内科、口腔临床医学、口腔颌面外科、口腔正畸学、口腔修复学。
四川省医学重点专科:心血管病科、脑病科、脾胃病科、肺病科、肾病科、肝病科、耳鼻咽喉科、骨伤科、皮肤科、肛肠科、肿瘤科、妇产科、儿科。
教学建设
国家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麻醉学、中西医临床医学。
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业:临床医学、预防医学、护理学。
四川省一流本科专业建设专业:麻醉学、中西医临床医学、中医学、口腔医学、药学、法学、社会体育指导与管理、康复治疗学、医学检验技术。
省级特色专业:临床医学、麻醉、中西医临床医学、口腔医学、药学、预防医学。
四川省应用型示范专业:临床医学、中西医临床医学、护理学。
省级精品课程:儿科学、口腔内科学、中医学、病理生理学、传染病学、医学遗传学、内科学、外科学、药理学、临床麻醉学、病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诊断学、生理学、医事法学、外科手术学、人体解剖学。
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生理学、诊断学、人体解剖学、内科学、病理学、外科学总论、组织学与胚胎学。
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分子生物学与免疫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医学基础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护理学实验教学中心、口腔医学州饥实验教学中心。
科研成就 好学网
2009年至2013年,学校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22项,获厅局级科技进步奖117项。其中,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3项,获中华医学科技二、三等奖各1项。
2009年至2014年,在SCI等三大检索期刊收录论文350余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近2100篇,出版专著60余部,出版教材240余本。获国家专利授权50余件。
2013年,学校基础医学科研课题《骨形成蛋白受体抑制剂Dorsomorphin对肝癌的抑制作用及其分子机理研究》《肿瘤相关成纤维细胞对肝癌细胞体外血管生成拟态的影响》《层状氮化物Zr2N2X(X=S,Se,Te)合成及物性研究》《Hedgehog通路及其阻断剂在糖尿病肾病发病中的作用及机制研究》《抗IL-4,IL-13双特异性抗体的构建与鉴定》《J链介导补体活化异常与慢性乙肝中医证型相关性研究》《肺癌患者EGFR基因突变新型检测方法的临床应用研究》《基于医学检验数据的支持向量机在鼻咽癌以及其它疾病模型预测中的应用》《电针联合BMSCs移植对脑出血后Wnt/β-catenin信号通路的调控》等20个课题被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卫生厅批准立项。
2014年,学校科研项目《推进我省医事法律实施现代化研究—以医方权利为视角》《预防和化解我省医患矛盾的体制创新研究》,获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
2016-2020年,学校获批各级各类科研项目4655项,其中,省部级及以上科研项目444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成果奖38项,其中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康复治疗学专业开设课程有哪些的相关内容。
英语、生物学、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计算机学、医学统计学、文献检索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表面解剖学、生物力学、康复医学总论、康复评定学、康复工程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语言治疗学、康复护理学、康复心理学、儿童康复学、骨科康复学、内科疾病康复学、神经伤病康复学、社区康复学、传统康复学等。康复专业专科学校排名 康复专业专科学校是培养康复治疗师、康复技师等专业人才的重要学校,其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以下是国内康复专业专科学校排名: 北京协和医学院康复医学专科学校:作为国内康复专业的领军学校,北京协和医学院康复医学专科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其康复治疗师、康复技师等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康
康复治疗学专业开设课程有哪些 英语、生物学、解剖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组织学与胚胎学、免疫学、药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诊断学、计算机学、医学统计学、文献检索学、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表面解剖学、生物力学、康复医学总论、康复评定学、康复工程学、物理治疗学、作业治疗学、语言治疗学、康复护理学、康复心理学、儿童康复学、骨科康复学、内科疾病康复学、神经伤病康复学、社区康复学、传统康复学
康复专业专科学校排名 康复专业专科学校是培养康复治疗师、康复技师等专业人才的重要学校,其教学质量和师资力量对于学生的职业发展至关重要。以下是国内康复专业专科学校排名: 北京协和医学院康复医学专科学校:作为国内康复专业的领军学校,北京协和医学院康复医学专科学校拥有一流的师资力量和教学设施,其康复治疗师、康复技师等专业人才的培养质量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康
康复治疗专业主要学习什么,就业方向有哪些? 康复专业是一种医学技术,国内很多医科大学都有。能培养集康复、医疗、预防、保健于一体的康复治疗师。 其目的是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心理咨询等手段,使患者、伤者和残疾人尽快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充分发挥身体残疾部位的功能,实现最大限度的自理、劳动和工作能力,为患者、伤者和残疾人重返社会奠定基础。 治疗师要求有扎实的
三峡大学学科排名 三峡大学(ChinaThreeGorgesUniversity,简称CTGU)是一所位于湖北省宜昌市的本科高校,创建于2000年。随着近年来学校的快速发展,其各专业的学科建设逐渐成熟完善,得到了社会各界的认可。 以下是三峡大学学科排名的具体情况: 工程学:学校的工程学科在国内外享有盛誉。其中,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船舶与海洋工程、土木工程均为湖北省“双一流”学科,
南京医科大学有什么特色专业,专业排名如何 大学王牌专业对于想要在未来领跑职场的人来说,是不二之选。这些专业涉及多个领域,如STEM、商科、艺术、医疗等,凭借其特色课程和优质教育资源,为学生提供了极佳的发展平台! 南京医科大学有哪些专业,专业排名如何? 一、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南京医科大学公共卫生教育始于1934年,是全国最早开办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教育的院校之一。 在2022
2023康复作业治疗专业大学排行榜最好高校排名名单汇总2023全国(研究型)康复作业治疗专业大学排行榜前三名:上海中医药大学、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医科大学。2023全国(应用型)康复作业治疗专业大学排行榜第一名:滨州医学院。2023全国(研究型)康复作业治疗专业最好的大学排名2023中国大学康复作业治疗专业排名(研究型)全国排名学校名称专业名称专业档次1上海中医药大学康复作业治疗A++2南方医科
康复治疗学考研学校排名 康复治疗学考研学校排名如下,我列举了排名前十个的大学。 1、首都医科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建校于1960年,是北京市重点高等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泌尿外科专家、两院院士,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副委员长吴阶平教授为首任校长和终身名誉校长。 2、中山大学 中山大学,简称“中大”,由孙中山先生创办,有着一百多年办学传统,是中国南方科学研究、文化学术与
2024-06-18 05:28:58
2024-06-16 08:48:36
2024-06-07 18:55:28
2024-06-20 17:42:02
2024-06-20 08:24:35
2024-06-17 06: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