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08-18 18:24:42 | 好学网
![]()
6月底7月初或7月下旬。
扩展知识:
本科一批、二批填报志愿首先考虑城市、其次是学校,最后是专业,而城市选择最好选择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或者南京、武汉、西安等发达二线城市,在发达城市能带给你广泛的校外学习资源,这些学习资源是小城市无法达到的。
填报志愿中最重要的一步,我们都知道,高考录取时是将一定范围的学生,按其填报的志愿和高考成绩进行排位,从高到低,位次越高,被录取的机会越大。
模拟填报,根据本省、市的志愿设置情况,将考生的高考志愿草表完整的呈现出来,做一遍真实的模拟。高考志愿都是在网上填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逾期不予补报。
注意:
平行志愿的特点是分数优先、遵循志愿、多次检索、一次投档。平行志愿种的几所高校在投档中只作为一个志愿,只享受一次投档机会,一旦考生被投档,不能再投档到其他高校。
每年有很多考生选择高校时,往往会参考高校历年就业率,按照就业率高低选择学校,梓根在这里特别强调,千万别相信什么就业率一说,每年高校毕业基本上都是要求学生必须填写就业协议。
总结:
在综合分析院校和专业的基础上,进行志愿终选。综合自己的兴趣爱好、家庭经济、地区、专业等,比对自己分数的排名和往年录取分数排名情况,进行志愿排序。
一般而言,第一志愿要冲,之后的志愿要稳,第四或第五个志愿要适当降档,要比较有把握被录取,也就是要保。

第一次征集志愿,就是再次征集志愿的第一次。甲在录取前报的志愿,只要过了分数线就会录取。乙在征集志愿时报的,录取仍然按分数高低录取了。这就要看在填报征集志愿的考生中乙的分数的位次了。如该校缺额3个,要补录3个,乙的分数位次为4,很有可能就录不上了。
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好学网
普通类本科第一批A、B段,本科第二批,本科第三批,专科(高职)批次实行平行志愿的投档录取模式。平行志愿投档规则为:在相应的分数线上或者分数要求以上,按考生高考总成绩(高考文化课总成绩与政策性照顾分值的总和)从高分到低分排序,当考生总成绩相同时,文科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理科依次按数学、语文、外语单科成绩从高分到低分排序,按照排序先后依次检索,再根据考生填报的平行志愿先后顺序依次检索、投档到最先符合条件的一所院校。
普通类本科第一批A、B段,本科第二批第一阶段录取的平行志愿投档时,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分数要求)上,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只进行一轮平行投档,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不予补充平行投档,剩余招生计划在本批次(段)第一阶段录取结束后向社会公布,向符合相应条件且未被录取的考生“征集志愿”,进行补充录取;“征集志愿”补充录取将综合考虑招生计划缺额数和生源分布情况等决定投档次数。
本科第三批,专科(高职)批次第一阶段录取的平行志愿投档时,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分数要求)上,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只进行一轮平行投档,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不予补充平行投档,剩余招生计划在本批次第一阶段录取结束后向社会公布,向符合相应条件且未被录取的考生进行第一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第一次“征集志愿”,在相应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分数要求)上,按照考生成绩从高分到低分,只进行一轮平行投档,对未完成招生计划的院校不予补充平行投档,剩余招生计划在本批次第二阶段录取(第一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结束后向社会公布,向符合相应条件且未被录取的考生进行第二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第二次“征集志愿”补充录取将综合考虑招生计划缺额数和生源分布情况等决定投档次数。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二本征集志愿征集几次的相关内容。
关于二本征集志愿征集几次的问题如下:
本科二批共征集两次志愿。K段第二次征集控制线上未被录取和线下20分以内的考生,省内民族院校、省内普通院校民族班征集相应批次线下40分内的考生;L段第二次征集按规定按志愿降分投档。
9月2日20时,省教育考试院将在官方网站公布院校及专业缺额计划,考生可登录网址进行征集志愿填报,填报时间为9月2日20时至9月3日8时。
本科二批K段征集志愿仍设置9个平行志愿,每个志愿院校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专业调剂选项;本科二批L段征集志愿设置“1+1”顺序志愿,每个志愿院校设置6个专业选项和1个专业调剂选项。
征集志愿有哪些填报要求:
达到分数要求且未被录取的考生才能填报。即考生填报征集志愿前应该先查询录取结果,看是否已经被高校录取。已经被高校录取的考生是不能参加征集志愿的。
考生要注意及时了解市高招办公布尚未完成招生计划院校的余缺信息,要符合院校和专业的体检等报考要求,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填报,逾期不能再填报。参加征集志愿填报的考生按规定选报院校志愿和院校服从调剂志愿。考生填志愿时要谨慎,一旦被录取就不能退档调换。
征集志愿
征集志愿是指对于第一批至第四批第一志愿录不满额的院校,在每批次第一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的计划。
考生可根据缺额计划在当地招生办填报"征集志愿",这样使得第一志愿录取时落选的考生有第二次重新填报志愿的机会。
对于第一类缺额计划,考生在填报征集志愿时将没有最低分数和位次的限制,达到一批录取控制分数线且尚未被录取的考生均可填报。
对于第二类和第三类缺额计划,为避免产生分数夹层,确保录取公平,只允许不低于正式投档时该院校最低分数及位次的考生填报。不符合要求的考生在填报时,系统将会提示:"您未达到填报该院校的最低位次"。
以上就是好学网整理的本科一批和二批报考时间(高考志愿填报有几次征集?)相关内容,想要了解更多信息,敬请查阅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2023年本科报志愿时间 2023年本科报志愿时间如下: 一,2023年高考征集志愿什么时候填报 2023年高考征集志愿在7月中上旬就会陆续开始填报,具体的填报时间要根据各省公布的各批次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来看,以下是部分各省2023年征集志愿填报时间,供考生们查看。 二,部分省份征集志愿时间 1,安徽 文理科本科提前批征集志愿填报:7月12日10:00至16
四川一批征集志愿填报时间 2023年四川高考本科一批征集志愿填报时间如下: 1、7月24日左右:本科第一批(含国家专项计划、地方专项计划、省属高校帮扶专项计划)征集志愿填报。 2、7月25日左右:一类模式本科第一批征集志愿填报。 四川一批征集志愿填报条件如下: 1、征集志愿的时间安排:四川省的征集志愿通常在高考成绩公布后的一周内进行。具体的时间会由教育考试院发布公告,考生
本科第二次志愿征集时间 本科第二次志愿征集时间如下 2023国内各省份对于各批次的录取时间都是不一样的,所以针对二本征集志愿的录取时间也都不同,其中吉林本科第二批A段录取:8月2日-8月4日本科第二批A段征集录取;本科第二批B段录取:本科第二批B段征集录取时间8月6日, 拓展知识 第二次征集志愿就是第一次征集志愿录取完成后,由省教育考试院向社会公布院校招生缺额计划,考生
高考填报征集志愿有几次机会啊? 1、征集志愿可以填如大肆三次。2、第一批本科:可填报四个院校志愿。 3、第二批本科仿早: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 4、高职(专科):可填报八个院校志愿。 5、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三个院校志愿。 6、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渣轿报六个院校志愿。 7、高职(专科)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 8、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征求志愿环节中,每个院
高考填报征集志愿有几次机会啊? 1、征集志愿可以填三次。2、第一批本科:可填报四个院校志愿。 3、第二批本科: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 4、高职(专科):可填报八个院校志愿。 5、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三个院校志愿。 6、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 7、高职(专科)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 8、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征求志愿环节中,每个院校志愿可填3个
填报二本征集志愿可以填几次 1、征集志愿可以填三次。2、第一批本科:可填报四个院校志愿。 3、第二批本科: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 4、高职(专科):可填报八个院校志愿。 5、第一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三个院校志愿。 6、第二批本科征求志愿:可填报六个院校志愿。 7、高职(专科)征求志愿:院校志愿数量不限。 8、每个院校志愿中可填报6个专业志愿,征求志愿环节中,每个院校志愿可填3个专业
高考二本征集志愿填报时间 1、根据教育网官网数据查询得知,安徽征集志愿填报时间,本科提前批:7月12日10:00-16:00本科第一批,7月23日10:00-16:00,本科第二批:7月30日10:00-16:00,高职专科批:8月9日10:00-16:00。 2、河北本科提前批A段志愿征集填报时间:7月11日12:00-7月11日17:00本科提前批B段、对口本科志愿征集填报时间为7月15
本科二批征集志愿 本科二批二志愿是本科二批常规志愿的征集志愿,如果本科二批常规志愿录取后有没有招够人数的院校,考试院就会允许没有被录取的考生填报本科二批二志愿,如果二志愿录取后仍然有缺额,就再填报本科二批三志愿。 放在中国高考录取招生的时候在本科层次第二批次招生的学校,录取线一般要达到本科线。学年制通常为4—5年,学生毕业后颁发本科学历毕业证和学士学位证书。 征集志愿院校
2024-06-18 05:28:58
2024-06-16 08:48:36
2024-06-07 18:55:28
2024-06-20 17:42:02
2024-06-20 08:24:35
2024-06-17 06:3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