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高考改革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2024-07-17 18:42:56 | 好学网

高考改革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关内容,小编在这里做了整理,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关于高考改革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信息,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改革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考改革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教育各环节,贯穿教育各领域。

要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贯穿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各领域,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要围绕这个目标来设计,教师要围绕这个目标来教,学生要围绕这个目标来学。

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从党的十七大确立“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到党的十八大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再到党的十九大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立德树人的重要地位不断凸显。

高考是连接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的桥梁和纽带,是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教育评价体系改革、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关键环节,必须最大程度地发挥其正面作用,一方面为国家选拔合格人才,另一方面引导中学教学,助力培养合格人才。

基于这一总体改革任务,高考必须深化内容改革,探索构建评价体系,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密切高考测评标准与高中课程标准的衔接,研究制定与课程标准相适应的命题标准,提升标准的科学性和规范性。

高考改革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考的核心功能是立德树人,四层考查的内容是什么?

“一核”是高考的核心功能,即“立德树人、服务选才、引导教学”。“四层”为高考的考查内容,即“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四翼”为高考的考查要求,即“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

nbsp;     高考是我国一项重要的考试方式,也是许多普通家庭改变命运的机会,虽然高考不是唯一的出路,但对于寒门来说高考是一条必经之路。下面来说下高考中一核四层四翼含义。
详细内容
01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高考”,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大陆地区(不包括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省)合格的高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力的考生参加的选拔性考试 。
02
普通高等学校根据考生成绩,按已确定的招生计划,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高考由教育部统一调度,教育部考试中心或实行自主命题的省级教育考试院命制试题。
03
考试日期为每年6月7日、8日(部分地区含6月9日),各省市考试科目名称与全国统考科目名称相同的必须与全国统考时间安排一致。
04
高考并非中国公民获得文凭学历的惟一途径,还有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等途径,所取得学历都是国家认可的学历。
05
2015年1月1日起,高考逐步取消体育特长生、奥赛等6项加分项目 。2019年5月6日,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指出,严禁宣传“高考状元”、“高考升学率”,加强对中学高考标语的管理,坚决杜绝任何关于高考的炒作 。

高考改革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高考“立德树人”写作素材之十七:《 大学》15句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高考“立德树人”写作素材之十七:《 大学》15句的相关内容。

《大学》是一篇论述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思想的散文,原是《小戴礼记》第四十二篇,相传为曾子所作,实为秦汉时儒家作品,是一部中国古代讨论教育理论的重要著作。经北宋程颢、程颐竭力尊崇,南宋朱熹又作《大学章句》,最终和《中庸》、《论语》、《孟子》并称“四书”。宋、元以后,《大学》成为学校官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必读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大学》提出的“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强调修己是治人的前提,修己的目的是为了治国平天下,说明治国平天下和个人道德修养的一致性 。

《大学》全文文辞简约,内涵深刻,影响深远,主要概括总结了先秦儒家道德修养理论,以及关于道德修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对儒家政治哲学也有系统的论述,对做人、处事、治国等有深刻的启迪性

《大学》着重阐述了提高个人修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与治国平天下之间的重要关系。中心思想可以概括为“修己以安百姓”,并以三纲领“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和八条目“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主题。

《大学》还继承了孔子的仁政学说与孟子的民本论,《大学》里的统治者都是以“尊长”、“民之父母”的身份自居,但实际上他们还是站在剥削者的立场上这么说的,他们所谓的“爱民”、“不暴戾”只是为了维护他们上层建筑的经济基础——生产力。只有这样,他们无生产能力的剥削生活才能得以巩固。

1 .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译:世上的事物都有本末始终,明确它们的先后次序,那就接近事物发展的规律了。

2 .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

译:古时候想要使天下人都发扬光明正大的德行,就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想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就先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想要管理好自己的家庭,就先要修养自己的身心;想要修养自己的身心,就要先端正自己的心志;想要端正自己的心志,就先要证实自己的诚意;想要证实自己的诚意,就要丰富自己的知识;丰富知识就在于深入研究事物的原理。

3 . 汤之《盘铭》曰: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康诰》曰: 作新民。 《诗》曰: 周虽旧邦,其命维新。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商汤王刻在洗澡盆上的箴言说“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诗经》说,“周朝虽然是旧的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所以,品德高尚的人无处不追求完善。

备注:无所不用其极(古今区别)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是wú suǒ bù yòng qí jí,原意是指尽一切努力,来达到至善的最高境界。现指为达到目的,不择手段(含贬义)。作谓语。指做坏事时任何极端的手段都使出来。

4.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译:做人君的要止于仁爱,做人臣的要止于恭敬,做人子的要止于孝道,做人父的要止于慈祥,与国人交往要止于诚信。

5 . 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

译:有钱的人房间装饰得很华丽,有仁德的人心里宽畅,身体自然也安舒了。

6. 君子有大道,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

译:君子有个大原则,就是必须用忠诚信义来争取民心,骄横奢侈就会失去民心。

7. 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创造财富有个大原则:生产的人多,消费的人少,创造得迅速,使用得舒缓,这样国家财富就可以经常保持充足。

8. 好人之所恶,恶人之所好,是谓拂人之性,菑 zāi 必逮夫身。

译:喜好人们所厌恶的,厌恶人们所喜好的,这就叫做违背人的本性,灾害必定会落到他的身上。

9. 君子有诸己而后求诸人,无诸已而后非诸人。所藏乎身不恕,而能喻诸人者,未之有也。

译:君子对于优点,要自己身上拥有以后再去要求别人;对于缺点,要自己身上没有以后再去批评别人。自己身上所拥有的不是恕道,却能够去教导别人的,是从来没有的。

10. 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君子必慎其独也。

译:使意念真诚的意思是说,不要自己欺骗自己。要像厌恶腐臭的气味一样,要像喜爱美丽的女人一样,一切都发自内心。所以,品德高尚的人哪怕是在一个人独处的时候,也一定要谨慎。

11.德者,本也;财者,末也。

译:道德就是一棵树的树根,是做人的根本;财富就像一棵树的枝叶末梢,是最不重要的。这句话是劝告人们,不要舍本逐末,放弃德行的培养,却去追逐不重要的财富。

12.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

译:创造财富的道理:从事生产的人多,光吃不干的人少;干活的人都很勤快,生活上都很俭朴,量入为出,这样的话,无论是一个国家还是一个家庭,财富就会经常充足了。这其实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勤劳、俭朴、节约。

13.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

译:一般人都是因为溺爱自己的孩子,而发现不了孩子的缺点和毛病,看哪里都是好的;因为欲望永远得不到满足,所以从不觉得自己家的禾苗丰满茂盛,总觉得别人家的庄稼长得好。 好学网

14.好而知其恶,恶而知其美者,天下鲜矣。

译:能够做到喜爱某人而能知道他的缺点,厌恶某人而能知道他的优点,这在天下是少有的。

15.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译:古人喜欢简单明了,开篇第一句,就讲出了这部书的核心内容。这部书名字叫《大学》,顾名思义,就是大人的学问。大学的内容就是要彰显自性中人人具有的光明德行,然后再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除旧革新,并且精益求精,达到善的最高境界。

以上就是高考改革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部内容了,了解更多相关信息,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标签: 高考改革
与“高考改革如何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相关推荐
新高考改革,3+2+1如何选科?
新高考改革,3+2+1如何选科?

高考报考方法及注意事项 1、为确保一流生源实行分类录取 北京大学招生办初主任说,经历2002年外界流传的所谓“招生小年”的说法之后,2003年北京大学对招生工作极为重视,提早进入招生计划的设计与准备期,投入了前所未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确保第一流的生源是今年北大招生工作的目标。 (1)文、理、医分类录取。 初主任说,2003年北大招生在专业调整和提档比例方面,有较大的自主权。这为学校在理

2024-08-20 10:50:28
中等生新高考改革如何选科
中等生新高考改革如何选科

中等生新高考改革如何选科 对于中等生来说,选科就没有那么简单了,选好了可能会跻身尖子生行列;选不好就成了尖子生的“炮灰”。那么选科怎么选? 中等生新高考如何选科 如果你是中等生,又想学习理工科专业,这里推荐两个组合:物理+生物+地理和物理+政治+地理组合。 这两个组合,适合不同的学生,如果成绩优秀可以考虑物理+生物+地理组合;如果成绩不是很好,又想选理工科专业,可以考虑物理+政治+地理

2024-12-24 08:13:15
高考改革后社会考生如何报考高考
高考改革后社会考生如何报考高考

2021年高考改革后社会考生如何报考高考 想参加成人高考,应该从哪开始? 从了解院校和专业开始,成人高考和普通高考稍有不同。普通高考是先考试再填志愿选院校专业,成人高考是先填志愿选院校专业再考试。 所以,想参加成人高考的第一步,就是选院校专业。 一、选定成人高考报考院校专业,先选专业,再选院校。 建议结合工作来选,比如你是从事会计工作的,那就选会计专业,然后看看有哪些院校在招会计专业,

2024-06-20 09:38:49
高考改革后社会考生如何报考高考?
高考改革后社会考生如何报考高考?

2021年高考改革后社会考生如何报考高考? 1、按照现在的教育政策来说,没有高中毕业证和学籍是不影响你高考的,只是参加高考时你的身份不是应届毕业生而是社会考生。具体的情况可以咨询本地的教育部门。2、没有学籍也可以参加高考,但不是以应届生的身份报名参加高考,而是以社会青年考生的身份报名参加高考,他们的主要区别在于:应届考生的报名可以在学校,由学校统一组织,报名程序比较简单,有些环节、步骤可以由学

2024-12-15 19:45:46
高考报名系统改革 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高考报名系统改革 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2013高考改革 从2007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4省区率先启动新课程高考,到今年,天津、浙江、安徽、福建、辽宁作为第三批试验区“试水”新高考,全国已有11个省、市、自治区的新高考方案陆续揭开了神秘的面纱。(编者注:北京新高考方案9日发布,应该是12省份已出台方案)前三轮试点中,各省市的方案都在求新、求变中呈现出很多新意,随着试点地区的扩大,方案中所体现出的新课程理念也更为突出。一场针对现

2024-12-02 22:14:18
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高考改革从哪届开始
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高考改革从哪届开始

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2014年。 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这项改革作出了全面、系统、明确的部署。同时,国家关于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14年9月4日正式发布,这也是恢复高考以来最为全面和系统的一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扩展资料: 改革内容: 此轮的改革从考试科目、高校招生录取机制上都做出了重大调整,本轮考试招

2024-10-23 18:46:27
高考改革从哪届开始 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高考改革从哪届开始 高考改革到底从哪一年开始实行?

高考改革从哪届开始 高考改革的相关信息。 从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我国对于高考所做的改革一直从未停止。从全国统一试卷到全国多份试卷,从单一选拔到多元录取,回溯37年间高考制度演变,一直在争议中变革和前行。昨天,随着《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发布,新世纪高考改革的各项思路已逐渐清晰,一项更为全方位、系统的高考改革正在渐次展开。 70年代重新恢复高考众人争过独木桥 1

2024-11-08 12:16:08
榆树实验高中哪个班主任最好
榆树实验高中哪个班主任最好

榆树实验高中升学率 98.6%。文科最高分全省第九包揽外五县(不算公主岭)前四。一本进线573人。本科率98.6%。榆树市实验高级中学(原名榆树市实验中学),位于美丽富饶的松花江畔、素有“天下第一粮仓”美誉的名城榆树市。 榆树实验高中哪个班主任最好 王立波。根据查询榆树市教育局官网显示。王立波老师是榆树实验高中最好的班主任,因为王立波获得过2017年长春榆树优秀教师和优秀班主任荣誉的老师。榆

2024-10-09 22:20: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