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高考动态 > 正文

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应该怎样深入的“知己”呢?

2024-06-27 23:05:17 | 好学网

小编今天整理了一些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应该怎样深入的“知己”呢?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本文目录一览:

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应该怎样深入的“知己”呢?

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应该怎样深入的“知己”呢?

高考文化课是考生正面的拼杀,那填报志愿才算的上是考生背后的博弈,考察的是智慧和胆量。对于考生和家长相当于一次小高考,重要性不亚于高考,志愿填报本身是一个生涯规划的问题,并不以一个简单的数学题,会直接影响一个考生未来的发展。如果把高考比作没有硝烟的战争,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那么了解自己就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该怎么才能做到“知己”呢?

所谓的知己是能够明确自己的优势和长处,综合各个方面然后对自己的定位。其实呢,填报志愿是件有技巧性的事情,都是在知道分数和各个批次在本省的录取分数线,还有本省排名之后填报的。

分析往年相关院校的投档线或者专业录取分数线,首先看自己总的分数是否达到要求,还有某些专业的单科成绩要求。因为某些高效在录取中对考生的单科成绩也会有要求,报考时要注意阅读学校的相关规定。还有些特定的要求,比如英语是否要求口试,是否要求面试、年龄限制、性别是否有要求、专业志愿要求等等。

大家都希望能选择一个将来发展前景广阔的专业,可以在毕业后顺利的近日对口的行业或者领域工作。应对就业纠结问题主要还是以调整心态为重,不管说选择哪个专业都不保证能有好去处,不如索性就以现在的兴趣或者特长为选择依据。比如,有的考生逻辑思维强,就适合学理科,动手能力强则学工科,有些孩子比较外向,适合学社会学科,要是内向则适合学人文学科······

如果进入大学后,面对自己不喜欢的专业,学习过程中没有动力,没有意识去培养职业技能和专业素养,那么大学毕业后在职场上可能就缺乏竞争力。

当然还有填报志愿的时候也要考虑自己身体状况、家庭经济状况等方面的条件。有少数的专业,国家会发给专业奖学金;绝大多数的专业,则不发,学生的费用全由家庭承担。一般说来,读综合性大学、理科院校、外语、财贸等院校,家庭负担要更重一些。

不同专业将来就业发展不同,有大学专业本科就可以就业而且会有不错的发展,而有的专业必须要读研甚至出国留学,这些都需要家庭条件的支撑,所以在孩子志愿填报时必须冷静分析。上大学是为了就业,中国是一个靠人际生存的社会,如果家庭中有某些特殊的人脉关系将来可以帮助到孩子,我们都要考虑到,只有这样才能帮助孩子把志愿填报最大利益化。

高考填报是人生的第一次定位,也是对自己未来职业人生的一次设计。只有提前做职业规划,对考生的深造、就业是会有很大帮助的。有效的职业生涯规划能使高中生更深入、更全面地认识自己,包括性格、兴趣、气质、职业能力、职业价值观等,帮助考生重新对自己的价值进行定位并使其持续增值。

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应该怎样深入的“知己”呢?

高考志愿填报,什么是大类招生?

打开招生计划,我们会看到“工商管理类”、“计算机类”……“一年后分流”等等,这就是传说中的大类招生。大类招生是以同一学科和相近学科专业通识教育为基础,按照专业类进行招生的形式,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全国“211工程”院校中大部分已实行按大类招生的模式。
01、什么是“大类招生”?
大类招生是在本科教育中,按专业大类进行招生工作及培养工作。按大类招生方式录取的学生入校后,大部分院校先期不分专业,按大类统一教学培养,进行通识教育(为受教育者提供通行于不同人群之间的知识和价值观)和专业基础教育,经过1—2年(部分院校是一个学期)的基础培养,采用双向选择原则进行专业分流:学生根据自己的专业意向和兴趣爱好选择大类专业中包含的专业方向继续学习;学校依据学生前期学习成绩,综合考虑专业容纳情况,在师资等资源许可的情况下,将最大限度满足学生的专业需求。
这种按照学科大类招生和培养学生的办法,打破了按专业招生的传统模式,不少高校纷纷采取或正在采取此种模式进行人才培养的探索和实践。
除了以“类”命名之外,在高校公布的招生计划中,有些以XX学院、XX班进行招生的,也是大类培养的一种。比如厦门大学的人文科学试验班,包含了中国语言文学类、历史学类、哲学人类学4个专业(类)。
02、大类招生与专业招生的区别
1.专业名称
与专业招生相比,按类招生的专业类名称没有专业名称划分得详细,一般是某一学科领域内的一级学科或者二级学科。
2.招生计划
对于按类招生的学院,学校招生计划数不再按专业划分,而是下达到按当年计划招生的专业类,考生在填报志愿时只需填报相应的大类,不需要选择确定自己就读的具体专业。
3.培养模式
不同的高校在按类招生的过程中结合本校的教学资源、学科建设、专业布局、院系建制、教学管理、学生管理、毕业派遣等问题制定相应的培养模式,彼此之间也不尽相同。即便是统一高校内,不同类别的培养模式、分流时间等也会有所区别。
4.培养过程
在培养期间,同一专业类招生录取的考生第一或前两个学年在同一个教学平台上进行本专业类的通识课程学习。之后,学生会结合个人的爱好、特长,考虑自身的条件、学校教学资源情况及就业状况,积极接受导师的指导,再根据学生志愿和学校有关规定,由学生选择专业或专业方向而进入相应的专业学习。
03、选择大类招生需要注意啥?
大类名称相同,包含专业有可能不同。
一些高校,在招生计划中采用相同的大类名称招生,其中包含的专业、具体的专业分流方式因高校不同,会存在较大的差异。比如上海交通大学经济学类,包含了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学、经济学三个专业;南京大学的经济学类,则包含的是经济学、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金融工程财政学六个专业;武汉大学的经济学类,包含的是国际经济与贸易、财政学、金融学和保险学四个专业。考生在报考时,一定要看清目标院校的某些大类所包含的专业中是否有自己的意向专业。
二次分流选专业要多种因素综合考虑。
由于大类招生是将几个专业合并在一起招生,进校后经过一段时间的基础教育后,学生会再次面临专业选择。许多考生想当然地认为再次选择时会以个人意愿为准,但实际上二次分流并非如此简单。
一般来说,即在专业分流的前半年时,学校会对专业近几年的就业信息及拥有的教学资源等进行分析,再对学生专业分流意向、各专业未来几年的就业状况等进行预测。然后在导师的指导下,通过学校、学院、老师以及学生本人的多方资源整合,使学生在专业分流的过程中选择合适的专业。
大类与按专业招生,各有特点,各有所长。
按大类招生是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且为不了解大学专业设置的高考考生及其家长提供了一个先了解后选择的机会,从很大程度上避免了盲目选择专业又“一选定终生”的矛盾,使考生能够先进入大学学习基础课程和学科技能,后根据专业兴趣、个人特长等选择合适的专业,再进行专业知识点的学习和能力培养。
但是对于考生来说,按专业招生也有其优越性。从一开始进入大学便确定专业,学校能够更早对进入该专业的学生从大一开始进行具体专业素养的培育,接触专业知识、专业实践,甚至跟随导师进行科研方面的学习。按类招生和按专业招生各有其优势,需要结合考生自身的情况才能评价其适应性,所以考生要根据自己的发展方向去思考。
即便按专业招生,目前很多学校也采取按类培养的方式进行,甚至几个相近专业类第一年公共基础课程全部打通,第二年的学科基础课打通,是一种相对宽基础、广适应面的培养模式,对学生今后的发展很有好处。
无论是专业招生还是大类招生,考生在大学完成学业后都将以具体的专业毕业。考生现在也不必太纠结是类还是专业,在报考之前考虑清楚今后自己发展的兴趣大方向所在才是当务之急。
关注微信:youzy_cn 优志愿每天都会推送最新高考资讯

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应该怎样深入的“知己”呢?

新高考综合评价该如何报考?填报流程有哪些注意事项?

好学网(https://www.haoxuejiaoyu.com)小编还为大家带来新高考综合评价该如何报考?填报流程有哪些注意事项?的相关内容。

引言:新高考综合评价我们需要注意的不仅仅是我们最后一次高考时获得的分数,还要注意平时各种大型的模拟考试和全省进行的模拟考试,自己考取的分数段在省内或者是本校的名次,因为现在流行的是综合性参考来录取。所以说最后一次高考成绩已经不能完全决定了你是否会被你心仪的大学录取。填报流程更应该注意一些细节,尤其是应该注意的是分数段对应的排名以及各大高校录取分数线的历年层次。

新高考综合评价考报考首先我们要参考历年的数据以及各大高校历年的投档线和录取线,根据这些再来看看自己的分数,在全省对应的层次段和一分一段表,一定要看好各个阶级分数段的分差,这决定了你是否能伤到一个好的大学,而且填报流程时一定要注意不要他刻意想去抢一些大学或一些专业,因为那样会出现滑档等情况。同时还要注意自己在会考中取得的成绩是a类还是b类,如果是c类的话,那就比较危险,在报考的时候需要更谨慎。

在填报流程中,我们更需要注意的是专业的类似情况,有的专业他们名称几乎就差一个字。但是它们受欢迎的程度以及在目前所所欢迎的程度和在市场所需要的程度根本就不一样。有的考生已经出现在钱包流程的时候,勾错选项而导致悔恨终身,甚至出现复读的情况。小编希望广大考生不要再出现类似的情况,争取做到一次方法上自己想要的大学。尤其是报医学类专业,一定要做到仔细谨慎。

高考已经结束,成绩即将揭晓,小编在这里祝愿各位考生都能够顺利上岸报考上自己心仪的学校,但是在报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填报流程过程中一定要仔细,对于新高考综合评价这个制度其实并不影响你报考的过程,只要你的成绩足够优秀,你一定会上到你自己想上的大学! 好学网

以上就是好学网小编为大家带来的内容了,想要了解更多相关信息,请关注好学网。更多相关文章关注好学网:www.haoxuejiaoyu.com

免责声明:文章内容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除。
与“在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应该怎样深入的“知己”呢?”相关推荐
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应该怎样和职业规划做好匹配呢?
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应该怎样和职业规划做好匹配呢?

高考志愿填报的时候应该怎样和职业规划做好匹配呢? 您好,我来回答您的问题问题!首先高考志愿填报是孩子从学科教育过渡到职业教育的重要桥梁。 那么孩子的数理化这些学科的优势+兴趣、性格、能力以及分数优势就成了我们在报考志愿过程中主要的参考依据。在做好职业规划中应该遵从几个逻辑: 1、我能报考的大学专业有哪些? 目前高考生涉及本科740个大学专业,专科778个大学专业,13大学科门类代

2024-07-12 20:16:41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哪些事儿呢?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哪些事儿呢?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哪些事儿呢? 高考填报志愿的时候,应该要注意哪些事儿呢? 马上就要迎来一年一度的全国高考了,在高考落下帷幕后,填报志愿这项繁重的工作也即将展开。 俗话说得好:“三分考,七分报”,这句话说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为考生是和全省的同学竞争,也是靠排名获得录取资格,很有可能有的人因为不放心,保守报了性价比低的学校,而有的人艺高人胆大,冲刺比较好的学校,幸运的是也能

2024-07-22 02:00:02
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怎么选择大学?
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怎么选择大学?

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怎么选择大学? 填报高考志愿是每个考生人生中的重要环节,它直接关系到你未来的学习环境和可能的职业道路。因此,选择大学时需要全面考虑多个因素,做出最适合自己的决定。以下是一些建议,希望能帮助你更好地选择大学: 了解自我:首先,你需要清楚自己的兴趣所在、职业规划以及个人特长。了解自己是选择大学专业的前提。 专业优先还是学校优先:有些学生可能对某一专业有浓厚的兴趣,这时候

2024-09-11 15:10:47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专业的变化?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专业的变化?

在填报高考志愿的时候,应该如何面对专业的变化? 填报志愿的时候一定要搞清楚自己学的是理科还是文科,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够考虑到毕业之后想要从事的职业是什么。分数考得比较好的话,肯定会首选211以及985重点大学。考的不好的人肯定是想着能够去学习一门技术,将来再去提升一下自身的学历。在选择专业的过程当中,一定要选择一些王牌的专业,要看一看近几年有没有一定的变化。有变化的专业最好不要选择,否则的话对

2024-12-29 09:46:24
高考的志愿应该怎么填报
高考的志愿应该怎么填报

2022年高考的志愿应该怎么填报 高考后,同学们需要填报志愿,那么又将如何填报呢?有什么要注意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2年高考的志愿应该怎么填报,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更多高考相关内容推荐↓↓↓ 高考物理提分技巧 高考英语七选五技巧 高考补录的具体流程 高考志愿填报详细步骤 高考填报志愿的方法 第一步:快速补足志愿填报基础知识 (1)本省有哪些提前批招

2024-06-26 12:13:44
宁国成人高考应该怎样填志愿呢?
宁国成人高考应该怎样填志愿呢?

宁国成人高考应该怎样填志愿呢? 每个考生可填报1至2个学校志愿,每个学校可选报1至2个专业志愿。如果填报二个志愿,不得跨科类兼报,即要保持所报志愿的科类一致、考试科目相同。 1.报考高中起点升专科:考生可以填报三个学习形式和专业科类相同的高职(高专)志愿。 2.报考高中起点升本科:考生在填报三个学习形式和专业科类相同的本科志愿后,还可以填报三个科类相同的高职(高专)志愿。 3.报考专科起

2024-10-22 00:46:20
专业那么多,在志愿填报的时候,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
专业那么多,在志愿填报的时候,该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

高考之后是选择大学重要还是选择专业重要? 在填报志愿时,全面的考虑应该是学校、专业并重。但是,在实际填报志愿时,只有拔尖的高分生才能在大学与专业的选择上游刃有余。大部分考生都不可能两全其美。那么,填报志愿到底是以学校为主,还是以专业为主呢,这要因人而异,不能一概而论,也没有标准答案。而考生自身实际和人生规划方向才是寻找答案的出发点,如果大学毕业后直接就业,专业的选择就比较重要;如果大学毕业后想

2024-12-04 07:26:55
高考志愿填报,兴趣与老师的话应该听从什么?怎样的报考更有作用呢?
高考志愿填报,兴趣与老师的话应该听从什么?怎样的报考更有作用呢?

高考志愿填报为何要专业优先? 高考志愿填报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它直接关系到考生未来的学习方向和职业发展。在这个过程中,“专业优先”的原则被很多专家和教育者推崇,这背后有其深刻的原因和逻辑。 1.兴趣与潜能的匹配 首先,专业选择应当基于个人的兴趣和潜能。一个人在其感兴趣的领域工作,更容易保持动力和创造力,也更可能取得成功。高考志愿填报时专业优先,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选择

2024-09-02 04:24:26